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而盛于宋,元时传至欧亚,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仍活跃于村乡之间,在诸多古老艺术已湮没的时代,犹如孤影立于当下,以图唤回昔日的光荣与梦想。
陆丰,广东东南部碣石湾畔一座小城,人们习惯把陆丰和与之为邻的海丰并成为海陆丰。这个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至今仍保留着正字戏、白字戏、皮影戏等古老剧种,故被冠以百戏之乡的头衔。作为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皮影流派,陆丰皮影在这里遗世独立,饱经沧桑,最终却焕发新生。
陆丰皮影戏经典剧目《哭塔》
和卡通结合焕发新生
年7月22日,由广东省文化厅、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澳门特区政府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年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采风团一行多人到陆丰市观光交流,当晚在该市皮影大厦剧院欣赏陆丰正字戏、陆丰皮影戏及海丰西秦戏。
当天晚上7时,陆丰市皮影大厦剧院座无虚席,来自粤、港、澳的多名大学生齐聚一堂,观看国家级非物文化遗产陆丰正字戏精品剧目《刘文龙》选段、陆丰皮影戏《飞天》《鸡斗》,以及西秦戏《刘锡训子》等。
在陆丰,皮影戏也叫皮猴戏,它以牛皮雕镂的影身,借灯光显影于布幕来表演故事,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舞台技艺于一身的艺术。影人高约六寸,五官分明,肤色透明,轮廓生动,色彩、线条匀称,关节、手脚、眼睛、口皆可活动。还有由陆丰皮影戏团导演彭美英等人首创的正面影像,改变了中国皮影从古至今的侧面表演历史。在灯影下,与人相仿的皮影人物关节设置灵活多变,影人又呈半透明,连水袖的质感都看得出来。影人表演细腻,唱腔以正字戏、白字戏曲牌为主,也唱海陆丰渔歌小调等,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但有多少人知道,陆丰皮影戏的今天,来之并不容易,艺人从青灯孤影中苦守茫然的过往,充满了辛酸。
和很多传统剧种一样,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陆丰皮影戏曾一度如苟延残喘的老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茫茫然无可归处。
年,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为课题,广泛进行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对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研究。课题历经三年半,是中国影戏研究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时任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的康保成是课题的总负责人。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市场经济兴起以来,以往靠国家财政拨款的专业皮影剧团受到很大冲击。目前虽还保留着一个空的建制,但已有十多年没有正常演出,基本上是名存实亡。……演职员们说:‘我们现在拿的工资是年基本工资的50%。’这根本无法保证演职员养家糊口,更谈不上排练和演出。……多数演职员另找门路谋生,有的下海,有的到深圳、惠州等地打工。”康保成在《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道尽陆丰皮影戏当初的辛酸。
比起那些最终湮没的古老艺术,陆丰皮影戏还是等到了重生的一天。年,陆丰皮影戏剧团成立了皮影动漫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娱乐结合,从事皮影及动漫领域的平面出版、皮影工艺品制作、多元文化产业投资。去年11月,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演的新戏《阿星游历记》,素材灵感正来自动漫卡通故事,影身造型和音乐设计都加入了不少现代元素。
活在最好的时代
人们常说,活着总是一件好事,有什么过不去的,万一就熬过去了呢?其实,对于艺术也是一样,对于熬过国破山河、战火纷飞的时代,没有因传承问题而凋落乃至泯然于世的艺术来说,总会有机会等待再次绽放。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皮影戏,如陕西华县皮影、华阴老腔皮影、甘肃环县皮影、河北唐山皮影、浙江海宁皮影等。潮汕物物精致,一切粗犷不得。皮影戏入粤后,绘画雕刻更为精细,唱腔也更为丰富。
传统皮影戏演员表演时盘腿而坐,支起影窗,双手操作皮影,一两个人操作全场戏,边舞边唱;也有一人独演的,称为独角影。艺人多才多艺,会唱会吹会拉琴会打鼓。老艺人坐着演,双脚也不闲着,可以踢打乐器,有些技艺高超的艺人甚至用脚也能操纵影人。一个人唱几个角色,几种行当。如菩萨一样化身千万。
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陆丰皮影戏专场吸引了不少大小朋友,小孩看着新奇,大人看着怀旧。小孩问爸爸:“这就是你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吗?”孩子们不知道的是,这种“会唱戏的动画片”,年纪可比他们的父辈们都要古老得多。
而怀旧,对于每一代逐渐长大,无可避免需要独自面对社会的人们来说,犹如心灵的港湾,永远都不会过时。君不见如今的青春电影,无一例外地大打怀旧牌,让人身临其境,回到过去。然而,人的少年时代回忆并不只有初恋和奋斗,也可能是街头老伯的一个小糖人,旧教室坑坑洼洼地面上的一粒小弹珠,或是中秋月圆捧着小板凳争着去看的一场皮影戏而已。对于融合了潮汕彩色剪纸艺术技巧的陆丰皮影戏来说,在暖黄的灯光下仿似年画般的影画,活在了多少人的梦中,又在呼唤情怀的当下,回到了现实。
在《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一文的结尾,康宝成写道:“欣闻广东省即将启动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我们期待着中国古老剧种起死回生。”
华夏大地曾经失去了太多宝贵的东西,现如今,我们不想再失去更多。于是,人们开始对文化遗产视若珍宝。因此,年,陆丰皮影戏便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此后以“中国皮影戏”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年正式入选。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