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陆丰特产
陆丰旅游
陆丰房产
陆丰天气
陆丰新闻
陆丰招聘

ldquo碣石分卫rdquo风韵

近日,记者在乡贤的指引下,深入荣膺“广东省第六批古村落”的陆丰市内湖镇三陂村采访。

.....................................................

该村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古老的城门楼、高筑的城墙。村内有各具特色的祠堂10座,竖立着6副旗杆夹;还有海陆丰传统民居五间过座、下山虎、倒反照、双厅相会等多座。据该村乡贤介绍,该村在明清年代是碣石卫的分卫,是官兵驻地,因此城墙城楼是朝廷按规格而建。明清年代,该村是抗击倭寇的基地;大革命时代,该村为革命作出了牺牲。

由于曾是“碣石分卫”,该村村民大多是当年官兵的后代。明万历年间,郭氏先祖看到官兵需要大量草鞋的商机,在村里搭草寮居住,以打草鞋为生。沧海桑田,如今的三陂村演化为以郭姓为主的村庄。

城门楼·城墙·校场·祠堂

三陂村留下的古建筑物都与它曾是“碣石分卫”的历史息息相关。该村目前保留完好的南、北城门楼(也称北平门和南安门)建筑皆为二层,上层是木制楼棚。大门上方左右留有圆孔,可观察城外动静和防御。两扇木门,厚20厘米。门的内侧左右各竖立一支柱石,预备危急时插上横木顶住加固城门。门槛下铺上七星石,左右有凹处为车轮行道。东西门的城堡上有瞭望口和射口。城墙高6米,城堤宽2.5米,墙厚一米,城周长米。城墙顶端每隔一段留有方形孔(城眼)。内外城堤有马路,可骑马巡城四周。墙体系用溪砂、红泥、壳灰、糯米、红糖混合夯实而成。

南安门外的一片空旷地,原是演兵场,驻守在此的兵将常在里策马飞奔、演兵操练。解放后,此校场作为耕地,设置糖埠(榨蔗场)、晒谷场、社馆、民宅。

村内有特色祠10座。周氏祠堂建于万历年间,据说庠生周茂全曾当过螺溪叶高标的老师,后叶高标中进士,在户部、礼部等任高官。为报师恩,叶高标于崇祯元年为周茂全建了一座“周氏祠堂”。

高氏宗祠系名将高亮福家祠,始建于万历年间。据《陆丰县志》记载:“高亮福,字位素,沙陂人,顺治中任潮州参将。弟亮正,字履初,授甲子游击。海寇苏成攻据甲子城,亮福兄弟率众攻御贼始遁。亮正之子谟,字伯谦,授都督同知署,碣石右营游击。兄弟父子俱以武功著名,亦盛矣哉”。“顺治三年春二月,海寇苏成入踞甲子所城。四年春海寇苏成入踞捷胜所城,七月犯海丰。陈廷彬、高亮福等入援始遁。”

郭氏宗祠始建于崇祯年间,为三陂郭氏共同祖祠。正堂为“永思堂”,悬挂“岁进士”、“武魁”匾额。后裔名人辈出,如郭文志曾在碣石卫任职。

郭氏丰城公祠堂,建于乾隆二十七年。郭丰城精通医学,医术高超,乃皇封医圣。坊间传说,郭丰城青年时代出诊归家,路遇送葬的棺木滴下清血。他对滴下的血进行诊断,断定死者有复生之望,便上前询问逝世因由。主人说是产后大量出血身亡。郭丰城要求主人开棺救治。见主人迟疑不决,郭丰城胸有成竹,愿与主人立下“军令状”。当时把棺停放路边的树脚下,撬起棺盖,把救生药散灌进产妇嘴里,即时苏醒抬回家中调治复元。郭丰城由此名曾声大噪。郭丰城另一个为人所称道的是他曾“五代同堂”(自身及其子、孙、曾孙、玄孙,儿媳、孙媳、曾孙媳一概人等,个个健在,五代人团聚一堂。),是民间“好命人”的代名词。

抗击倭寇保家卫国

明清时代,三陂村是抗击倭寇基地,代有名将。较出名的有高亮福,顺治年间潮州参将;高亮正,甲子游击。高谟,字伯谦(高亮正之子),碣石右营游击。陈锡万,惠州参将。陈廷彬参将、郭文志,碣石总兵(康熙十七年四月任)。郭肇基(康熙年间武贡生)。

明末清初,倭寇常在广东沿海一带抢掠百姓,三陂村亦屡遭袭击。有一次,村子被围困多天,粮尽人饥,禽畜杀尽。高亮福率众将带兵在外征战,一时未能回援,情势万分危急。为动摇贼军,村民将母猪擒掠假装宰杀,让母猪嗷嗷吼叫;又用粗糠湿水撒在簸箕故意放在屋顶伪为晒谷。贼军听闻猪叫声,又窥视城内有人晒谷,认为村中食物充足,攻城不易,围城意志有所松懈。高亮福接到围城情报后,挥师驰援。救兵一到,军民出城迎敌,里外夹攻,杀得贼兵片甲不留,尸横遍野。

顺治二年八月,叛贼张明珍(原碣石指挥),林珩、林耀斗(惠来人)与海寇苏成勾结,流劫东海、甲子、碣石等地。陈锡万率兵抗击,英勇杀敌,将林珩、林耀斗擒拿押送县府。顺治三年春月,海寇苏成入踞甲子所城。四年春,入踞捷胜、所城。高亮正、陈锡万带兵救援。七月又犯海丰,高亮福、陈廷彬率众入援,苏成溃败。

坊间传说,顺治五年正月,苏成兵败死亡。苏利接领其众又起兵围攻三陂,要与高参将决一死战,为其兄苏成报仇。贼兵来到距三陂城五里处的山岗扎营下寨。第二天参将出兵迎击,战了几十回合,敌军损伤大半,日暗各自收兵。参将想:今天一战我军得胜,敌军惨败。明天再战我要阵斩苏利,杀尽贼兵。于是吩咐士兵提早入睡,四更造饭,整装待发,五更出兵。同时备好煮熟鸡蛋,去掉壳,带在怀里。到了五更大开城门,高军拍马出城,直捣贼军营寨。苏利迎战,两人大刀飞舞,战了几十回合。从早晨到中午,厮杀不停。高参将一边战一边掏鸡蛋吃,越战越勇,苏利越来越招架不住,节节败退,被高参将挥刀斩下首级。苏兵溃败,丢盔弃甲。从此,叛乱悉平。

革命据点红色之乡

年,海陆丰在澎湃同志领导下,农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年起三陂村先后有郭荣达、郭江龙、郭成坤、林载盛、郭妈妹、郭宝玉、郭震等参加农民革命。年地下党员郭荣达(毕业于广州黄埔军校)任陆丰县湖东学校校长,地下联络站站长。郭江龙任赤卫队队长,郭成坤任副队长。在每次战斗中他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英名赫赫。

三陂村地理位置独特,城墙高筑坚固,城门易守难攻。革命者吴奇正、郭作林、林来棠等带领游击队多次进驻三陂村,播下革命种子,点燃革命火种。年郭满、郭美超当地下革命联络员。年郭臣坵、郭富、朱陂沟(女)参加韩江纵队。三陂村群众与革命军血肉相连,同仇敌忾。给纵队送粮食、枪机。把本村用的轻机枪托付郭满亲送韩江纵队。惠来党史办公室《党史》记载:“三陂地下党郭满同志赠来牛角轻机一挺,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坊间至今流传着郭美超虎口脱险的故事: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郭美超路过内湖村附近的草埔,迎面碰上日寇小分队,被日兵的枪口堵在肚子上。郭美超猛的把肚子往后一缩,藏在怀里的手枪几乎掉下,他即时佯装跌下,顺地坐在草丛中,随手将手枪塞进草埔里,日寇将他押入看守所查问,郭美超辩说清早出门乃是要找草药为母亲治病。日寇盘问一番,将他当成了普通村民,让他扫地。他扫了几下看到墙角有一空酒瓶,灵机一动拾起来,走到门口对守门的日寇手比口说:“你们的长官叫我给他买酒喝。”走出了大门,逃出虎口,从容回到藏枪的草埔,取回手枪。

在党的教导下,三陂村年又涌现一批青年革命者,其中郭妈柔、郭妈吼、郭灶、郭颜林、郭达光、郭岳、郭肯等由郭美超带队往河田参加东江纵队。他们风餐露宿,艰难险阻,转战于河田、大安等地,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坚韧不拔,视死如归,与敌人战斗到底。

汕尾日报记者沈洛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fengshizx.com/lfly/1221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