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陆丰县张威旧居和张威纪念亭
林煜琮编著
红色遗址:
张威旧居位于陆丰市东海街道油车埔。旧居以前是一间普通人家的瓦屋民居,大约有六十多平方。而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约三十年前的楼房,已经老残旧了。
盈步踏入屋内,小客厅墙壁上悬挂着张威烈士画像,坚挺有力的肩膀,炯炯有神的眼光,让人恍如立在眼前,耳闻革命先驱英勇壮烈的事迹,心中更为钦佩不已。
从东海街道马街中段拐入一条狭窄的小巷尽头,至豁然开阔处,抬头便可看一座“龙山中学”老校门。龙山中学是粤东地区久负盛名的中学,它始建于清乾隆七年(公元年)。校园内山坡处有一凉亭,张威就义前在此写下致母遗信。该亭始建于年,为六角攒尖顶建筑,直径4.1米,高3.5米。建国后,陆丰人民为缅怀革命先烈,把凉亭修葺一新,命名为“张威纪念亭”。年又重修缮成现在规模。
张威纪念亭
凉亭为四根大红柱支撑结构,中有一圆石桌,檐柱下木椅围绕,亭内横梁悬挂匾额“张威纪念亭”。亭旁挺立着轰轰烈烈的海陆丰人民武装起义浮雕,一块大石匾记载着刻有张威的生平简介,亭后又有年陆丰县人民政府立的一面石碑,镌刻《张威烈士烈略》,周围古榕茂盛、红棉掩映,景色宜人。
张威(-年),出生于陆丰县东海镇一户贫农家庭。中共党员,轰轰烈烈的陆丰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他年从海丰陆安师范毕业,同年协助彭湃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时期曾任陆丰县长和县委书记。年参加领导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并参加成立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一陆丰县苏维埃政府,成为主要领导人之一。。后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中共紫金县委书记。
年初,国民党反动军阀集结兵力进攻海陆丰,新生的红色政权被迫撤出县城退到农村。同年六月,海丰、陆丰、惠阳、紫金四县召开联席会议,成立四县军事暴动委员会,张威被任命为海、陆、惠、紫四县总指挥并负责陆丰暴动。6月17日,张威、林铁史等人赴东南地区组织夏收暴动。7月18日张威在南塘区潭头乡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
8月3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就义前,他在龙山校园内凉亭写致母遗书:母亲大人:“儿死矣,为革命而死,死得光荣”。当走向刑场的时候,他高喊:“同志们,奋斗到底,最后胜利是属于农工的。”表现了共产党人为革命而死的英雄气概。年仅26岁。
张威旧居在年6月,列为《汕尾海陆丰革命遗址目录》。张威纪念亭于年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年,列为汕尾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张威纪念亭被列为汕尾市党员教育基地。年6月,列为《汕尾海陆丰革命遗址目录》。
张威旧居和张威纪念亭,记载着他的一生和英勇壮烈事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渠道,亦将成为广东红色地图上的重要景区。
历史事件:
如火如荼的陆丰县农民运动
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张威领头组织陆丰第一高等小学同学以及从汕头、广州回乡的同学等几百人成立陆丰县学生联合会,一起参加反帝爱国宣传活动,烧毁日货。他站在货堆上演讲高呼:“我们是东方醒狮,是伟大的中华民族”。
年,“中国农运大王”彭湃在海丰发展农民运动。张威以其为表率,加入了其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社”。7月,张威根据彭湃的指导思想,号召青年走革命的道路,成立了“陆丰青年协进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影响。
年4月,彭湃前来陆丰发展农民运动,协进社的林蕴川、郑重、张威等人积极参加其领导的农民运动,在东海六驿村“林氏祖祠”,成立全国第二个总农会——“陆丰县总农会”。为了使权力归农会,张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东征军讨伐陈炯明军阀,任命张威为四十四组组长;4月,张威在刚成立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陆丰特别支部任书记,同时任国民党陆丰县党部执行委员,并当选为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由于他具有优秀的领导和执政能力,10月被任命为陆丰代县长。
“四一二”事变后,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在彭湃、张威等人领导下连续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年8月,海陆丰第二次武装起义后,张威再次任陆丰临时革命政府的执行委员,陈谷荪任经济委员会委员。9月26日,陆丰临时县委撤往金厢官路厂,张威具体负责组织陆丰人民策应南昌起义军工作,陈谷荪为东南片区负责人,在群众中发展革命,组织领导秋收暴动。
10月8日,“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后,部队按中共中央原定计划南来广东,几经战斗,屡遭挫折,并在“流沙会议”后,再次失利,部队官兵大部分溃散。周恩来在聂荣臻、叶挺、杨石魂陪同下前往金厢养病并准备出港,入住南塘区委书黄秀文家。旋即,黄秀文将情况向陈谷荪汇报。很快地,张威亦知道此事并作了指示和安排。
23日,周恩来、叶挺、聂荣臻及黄秀文等一行从黄厝寮村向洲渚村海边出发,到达洲渚村海滩处,然后坐着小舢艇划向海面,驳上早已在此等候的“彪刀”船。
“洲渚夜如釜,遥天一砥柱。抢渡碣石湾,猛如下山虎”。风在吼,浪在飞,大海在咆哮,“彪刀”船在东风劲吹下,扬帆飞驰,象箭一般划破漆黑的海面,向漫无边际的大海奔去……
当周恩来一行安全抵达香港的消息传来,张威脸上不由自主地浮起欢乐的笑容。
张威作为陆丰县武装斗争领导人,不论在声势浩大的镇压反革命行动中,还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坚强的斗志。他亲临起义战线,在镇压反革命、攻打碣石城、进攻捷胜城、攻打杨作梅保安队、年关暴动、扩大根据地中等行动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赢得民众对共产党的信心。继而武装夺取了政权,并宣告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同年当选为陆丰县委书记。
11月13日,陆丰孔庙里用红布覆盖墙壁,会场周边刷成红色的墙面,色彩鲜明特别夺目。红二师四团军乐队10余名队员奏起了雄壮的《国际歌》,嘹亮的歌声,使在场的人们志气益发昂扬。在彭湃的领导下,陆丰工农兵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了。参加会议人员有名工农兵代表,还有红二师师长董朗、海丰县农民协会、海丰县总工会代表等嘉宾。
张威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后,彭湃作了政治报告,选举并组成了陆丰县苏维埃政府。林铁史也提出没收土地、镇压反革命、改善工农兵生活等多项议案。各位来宾先后致辞并遂一举手通过,陆丰县苏维埃政府在热烈的掌声中成立了;18日,海丰县也成立苏维埃政府。海陆丰两县的苏维埃政府——史称“海陆丰苏维埃”,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了。
陆丰县农民运动在澎湃、张威、林铁史的带领下,风起云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高潮,为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奠定基础。他们前赴后继,用生命谱写了革命的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奏响了一曲曲血染的风采,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后人,奋勇前进!
动人故事:
红棉英雄血,碧海志士心
年的夏天,天气十分酷热,中午的阳光照射在陆丰龙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七年(年),现为龙山中学〗排列整齐的数十级台阶上,炽热而耀眼。
“锒铛……锒铛……”冰冷且时断时续,沉重而压抑的脚镣声越来越近。声音也越来越大,一个约二十余岁的男子,双手还戴着亮闪闪的手铐,被一群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士兵押着踏上台阶,再走向“魅星楼”。他的五官如刀刻般硬朗,整个人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正气,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淡然的微笑。
张威像
他就是张威。
张威(——),陆丰东海镇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年从海丰陆安师范毕业,同年追随彭湃从事农民运动。大革命时期曾任陆丰县长和县委书记。年参加领导海陆丰人民三次武装起义,是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主要领导人之一。后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中共紫金县委书记。
“快进去,快进去”。国民党士兵用枪托一搡,张威一下子踉踉呛呛,马上扶住墙壁,稳住了脚步,沿着小台阶走上阁楼,进入了屋内。昔日的书院别馆,文风益振的“文昌阁”成了关押革命志士的牢房。
龙山是陆城的制高点,登山可俯览全城全貌,也可远眺乌坎港外滔滔大海。居高临下,地势重要,敌人在此布下兵力,紧紧厄守住这座山。
一轮初月高挂在树梢上,洒下淡淡的银光,陈旧而精美的屋檐饰纹清淅可见。张威站在牢固的窗棂前,向偏西南方向望去,那是东海油车埔的所在。此刻,他家中老母亲及兄弟姐妹夜不能寐,正担心着被捕入狱的他……
夜深了,门外看守的士兵依然按时来回走动,巡察四周动静。一阵阵夏夜凉风吹过,挟带着草木的清新气息,使张威顿感舒爽,思忆愈发清晰明瞭……
年“四一二”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海陆丰人民连续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11月13日,在陆丰孔庙成立了陆丰县苏维埃政府;18日,海丰县也成立苏维埃政府。海陆丰两县的苏维埃政府——史称“海陆丰苏维埃”,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了。
年初,以海陆丰为中心的区域四周扩张,使海陆紫惠潮普地区形成一片的红色根据地,影响越来越大。国民党反动军阀极为震惊,集结兵力进攻海陆丰,新生的红色政权被迫撤出县城,退到农村建立根据地。
在越来越严峻形势下,同年六月,海丰、陆丰、惠阳、紫金四县召开联席会议,成立四县军事爆动委员会,张威任海陆惠紫四县军事暴动委员会陆丰总指挥。6月17日,根据东江特委暨陆丰新县委准备组织夏收武装暴动的决定,张威、林铁史等领导同志赶赴东南地区组织人员,准备起义。7月18日在南塘区潭头乡不幸被捕。
“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在狱中,敌人先是以高官厚禄诱降他背叛中国共产党。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依然如故。然后刽子手残暴地用皮鞭抽打他,加倍折磨,他不惧酷刑,反而愤口怒斥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
陆丰地下党组织为营救张威,积极筹集力量,四处探取情报,然而龙山在国民党重兵把守中,固若金汤,他们只能望山兴叹……
8月3日,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天空,刺得人睁不开眼,暑气极度蒸人,树林、灌木丛皆低头垂下,斜坡上的小草干巴巴地贴在地面,高大挺拔的红棉树,红彤彤的花朵早已脱光掉落,像是预知着这一切……
敌人把他从“魁星楼”推出来,妄图在龙山凉亭再次威迫利诱逼降他。他不为所动,让敌人笔墨伺候,写下致母遗书:“母亲大人,儿死矣,为革命而死,死得光荣。”
敌人大失所望,无计可施,最后下达命令处决他。
“戴镣长街行,告别乡亲中”。张威被敌人从龙山凉亭押下来,沿着山坡走过陆城的马街、大街,走向洛州埔刑场。他戴着手铐脚镣,铿锵作响,衣衫破碎血迹斑斑,步履蹒珊,但脸上仍然那么从容,那么自信。脚镣发出冰凉的响声颤动着人们的心,有的惨不忍睹,有的掩面而暗泣……
在刑场,刽子手让他跪下,他说:“我是共产党员,那里能跪你们这帮坏东西……”。敌人极为恼怒,对着他的大腿打了一枪,霎那间,一股殷红的鲜血渗出,从里而外,慢慢地沾湿了裤子。敌人极其残忍地采用“凌迟处死”的酷刑,一刀刀地割肉,他却毫无畏惧,眼睛里迸射出愤怒的火花,用坚毅激昂的语调高喊:“同志们,奋斗到底,最后胜利是属于农工的!”
他壮烈地牺牲了!年仅26岁。
夕阳的红颜色是那样的鲜艳,像天空中燃烧的一团火焰,更像是被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一样。
彭湃同志得知噩耗后,伤心不已,流着眼泪为他题写了“为民先锋”牌匾。
“红棉英雄血,碧海志士心。”张威烈士为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页页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其死重于泰山,与青山同在,与大地永存,世世代代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一块丰碑!
叁考文献:
1、叶左能著:《陆丰英烈--张威》,中共陆丰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年版
2、叶左能、邱海洲著:《陆丰革命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年版
作者简介:林煜琮,广东省陆丰市人,汕尾、陆丰作家协会会员,陆丰市红色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往期回顾
1、红色印记(一):陆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遗址
3、陆丰市多部门联合行动,整治违规占道经营和交通秩序
4、官方认定!海陆丰这些小吃出名了......
5、人事任免....
6、三孩生育政策,来了!
7、陆丰市委书记陈德忠到河东、大安、西南等地调研乡村振兴美丽景观示范带规划建设工作
8、某地一水库底,发现一明代将军墓?
9、央视报道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
10、最新!汕尾一女子中万大奖.......................................................................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