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市乡村振兴美丽景观示范带首场擂台赛,7月16日晚上八点在陆丰市市会议中心精彩上演。五位市领导以“带长”的身份上台打擂PK,角逐示范带的统筹建设资金,在“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中,推动实现“更高、更好、更快、更美”的示范带建设目标。
汕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黎明,汕尾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叶健德,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陈德忠,汕尾市副市长林军,陆丰市委副书记、市长许伟明等领导出席活动,并全程观看了比赛。
擂台现场:成绩展示互评互促
“成绩展示”是比赛的首个环节,观众和评委通过大屏幕观看了每条示范带的宣传短片。短片从规划布局、景观节点设计、资源优势等多个角度擘画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画卷,还有不少陆丰乡贤通过短片为家乡“打call”。五位“带长”借助精心制作的PPT摆数据、举例子、谈思路、话远景,声情并茂地介绍示范带建设前期工作和初步成效。
“互评互促”是此次比赛“火药味”最浓的环节。“带长”立足各自负责的示范带建设成果,给另外4条示范带“挑刺”,就抓好产业培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凝聚乡贤力量、发动群众力量等多个话题唇枪舌剑,开启“互相揭短”模式。
台上五位“带长”声音洪亮、情绪高昂,充分展示了陆丰市干部既能干会干又能说会道的魅力风采;台下观众的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同颜色的5个方阵为各自“带长”加油打气,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弥漫开来……
在最后的拉票环节,五位“带长”就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激情表态。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汇总市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外出乡贤代表、媒体代表、专家代表等评委的打分,最终“山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一举夺魁,获得2亿元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并签订责任书,其他4条示范带分别获得万元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
专家点赞:凝聚信仰全民推动
应邀参加活动的两位专家,对陆丰市以擂台赛方式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创举点赞,并就如何建设好示范带、造福沿线群众,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进行了现场点评。
“陆丰正在探索一场乡村振兴治理体系的一条创新之路。习主席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中国区域中心主任蔡建明感言,擂台赛的举办,正是为了凝聚这样的一个信仰,通过我们设定的“更高、更好、更快、更美”的目标,来凝聚我们的信仰,让广大的党员和市民,能够形成一个共同的认知,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看到陆丰在全市掀起乡村振兴热潮,市领导登台打擂,因地制宜系统谋划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规划,我非常感动!”中国乡村振兴袁家村课题组负责人、国家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产业导师宰健玮认为,要在乡村振兴中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把农民培养成创业主体、经营主体、受益主体,引导农民真参与,确保农民得实惠。
带长表态:党建引领行动说话
“这次获得第一名是大家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舞,我们将以这份荣誉为新起点,充分吸纳评委和其他‘带长’提出的意见建议,坚持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高质量建设,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劲头,用行动和结果说话,全力推动2亿元资金落地见效,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和重托。”“山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带长、陆丰市政协主席曾向镇说,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是陆丰奋力裂变发展、实现蓝色崛起的重要抓手,接下来聚焦“五大振兴”“八大美丽”,做好规划、建设、运营、治理四篇文章,立足山水资源,规划打造“一河(螺河)两带(生态绿化带和炫丽彩虹带)三游线(三条特色观光游览路线)”,发展高端农业、乡村文化旅游、田园社区配套等产业,以示范带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位列最后一名的“龙潭湖谷”乡村振兴示范带带长、陆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学深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迅速落实整改,知耻而后勇,积极调动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同心发力、奋勇拼搏,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措施确保按时完成示范带建设任务。
据了解,陆丰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擂台赛共分4季,参赛的五条示范带涵盖了陆丰23个镇(场、区)个村,预计将在年底初具成效,在年底基本建成,建成后将形成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成绩揭晓:带带相连串带成环
第一名
“山水画廊”景观示范带
河东—大安—大安农场—西南—河西示范带
带长:陆丰市政协主席曾向镇
“山水画廊”景观示范带途经河东镇、大安镇、大安农场、西南镇和河西镇5个镇(场),沿线17个行政村,共打造23个景观节点。
该景观示范带景观节点立足山水资源及田园乡村,规划打造陆丰最具特色“一河(螺河沿岸)两带(生态绿化带+炫丽彩虹带)三游线(三条特色的观光游览路线)”。以良好的自然生态基地为最大优势,以本地文化为最大特色,通过农业的现代化升级、产业延伸,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与融合,发展高端农业,乡村文化旅游与田园社区配套等产业,实现传统文化的回归,乡村的复兴与再造,打造乡村振兴景观示范带美丽样板。
第二名
“薪火蓝湾”景观示范带
碣石—湖东—南塘—甲西—甲子—甲东示范带
带长:陆丰市委常委胡芳
“薪火蓝湾”示范带是碣石—湖东—南塘—甲西—甲子—甲东示范带,该示范带线路途经6个镇,共涉及43个行政村,主线长度46公里,支线长度18公里,覆盖面积约平方公里,受益人口约20万,辐射人口约60万。
该示范突出“红色故里,蓝色湾区”主题形象,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特色的海洋文化,以示范带沿线乡村为基底,串珠成链,连线连片,高标准打造集文化体验、海滨娱乐、乡村休闲于一体的陆丰市“红”“蓝”文化精品体验线路。
第三名
“浪漫荷香”景观示范带
碣石—桥冲—博美—八万—陂洋示范带
带长:陆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薏菁
“浪漫荷香”示范带主线南起碣石镇桂林村,北至陂洋镇芹洋村,途经碣石、桥冲、博美、八万和陂洋5个镇,示范带建成后直接受益人口约15万,辐射带动人口约40万。
该示范带以博美镇及桥冲镇万亩农田为基础,打造万亩荷塘田园综合体,同时利用示范带沿线的多处千年古村落为特色,重点突出“浪漫荷香、古韵乡村”主题形象。
第四名
“谷乡慢城”景观示范带
城东—东海—上英—潭西—星都示范带
带长:陆丰市委副书记范秉康
“谷乡慢城”景观示范带位于陆丰市主城区南侧,东起城东镇高美村,沿G横跨螺河,西至星都陆丰西高速出口,南至上英镇海口村。路线全长约37公里,途经5个镇场24个行政村,受益人口约9万人,辐射人口约40万人。
“谷乡慢城”景观示范带以“闲适的原乡生活+远离世俗的慢城之旅”为形象定位,形成“一带两片区三圈多节点”总体结构,以湿地观光、民俗体验、田园风光、研学写生、亲子游乐为特色,构建“1+6+x”特色产业体系,计划打造形象出入口7个,休闲观光点6个,文化体验点7个,产业观光点6个,致力打造成为粤东旅游目的地、山水田园观光地、现代化农旅新发地。
第五名
“龙潭湖谷”景观示范带
南塘—内湖—铜锣湖农场—陂洋示范带
带长:陆丰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学深
“龙潭湖谷”景观示范带位于陆丰市东北部,起于南塘镇溪南村,终于陂洋镇芹洋村,路线全长约41.4公里,途经南塘、内湖、铜锣湖、陂洋4个镇(场),17个行政村,预计受益人口6万人、辐射人口30万人。
该示范带以“龙潭湖谷,农旅康城”为主题,联动山林、河流、田园、村寨等资源,延续人文历史内核,以山、温泉为基底,建立“大健康+”发展新模式,以文带产、以产带旅,打造出了一条集旅游观光、康养度假、文创体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龙潭湖谷康养旅游示范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