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如今的惠州市亦非惠阳区
惠阳地区,非如今的惠州市亦非惠阳区,而是指过去的一个行政区域,机构设在惠州,范围最大时曾管辖包括惠州市全境、河源市全境、深圳市全境、东莞市全境、汕尾市全境和广州部分。区域内民俗、地缘、血缘相近,大部分为客家民系(惠州、深圳、河源),其余是广府民系(东莞大部分),闽南民系(汕尾部分)。同时惠阳地区属东江流域,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核心地带。
中文名称:惠阳地区
别名:惠阳专区
行政区类别:地区行署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龙门、增城、宝安等县
政府驻地:惠阳县桥西,惠州县级市桥西(今惠城区)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粤东、粤东北
方言:客家话、粤语、福佬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惠州西湖
车牌代码:粤L粤B粤S粤N粤P
定义:广东省已撤消的地级行政区
成立时间:年
撤销时间:年
惠阳地区
其实惠阳地区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广东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因为其驻地设在当时的惠州府城设惠州桥西,惠阳县县城则位于惠州桥东所以称谓惠阳地区,它的功能是代表省政府行使职权,是省政府派出机构。惠阳地区不称作政府而是称作行政公署,其代表省政府管理的各县市都由省直管,各县市之间的关系为平行关系。惠州市是原惠阳县的中心镇,是原惠阳县的下级,年惠州镇从升格为县级惠州市与惠阳县的关系是平行关系。年惠州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与县级惠阳市的关系是代管关系。
所属县市是:惠州市,博罗县,惠阳县(今惠州市惠阳区),东莞市,宝安(深圳市),紫金县,河源县(今河源市以及东源县),龙川县,海陆丰(今为汕尾市),连平州,和平县。
区划历史
惠阳专区、惠阳地区年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原粤东行政区所属惠阳、河源、龙川、紫金、海丰、陆丰6县及粤中行政区所属博罗(驻博城镇)、宝安(驻深圳)、东莞(驻莞城镇)、增城、龙门5县。粤北行政区所属连平、和平2县划入惠阳专区。辖13县。
年由惠阳县的惠州镇设惠州市,由惠阳专署领导。惠阳专署驻惠州市。由惠阳县析置惠东县(驻平山镇)。惠阳专区辖1市、14县。
年撤销惠阳专区。撤销惠州市,改设惠州镇,划归惠阳县管辖。将惠阳、惠东、增城、龙门、博罗、宝安、东莞7县划归佛山专区;海丰、紫金、陆丰3县划归汕头专区;连平、龙川、河源3县划归韶关专区。撤销和平县,并入连平县。
年复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原属佛山专区的惠阳(驻惠州镇)、博罗、宝安(驻深圳)、东莞、增城、龙门(驻龙城镇)6县,韶关专区的河源、连平(驻元善镇)、和平(驻阳明镇)、龙川(驻老隆镇)4县及汕头专区的紫金县(驻紫城镇)划入惠阳专区。辖11县。
年由惠州镇复设惠州市,属惠阳专署领导。惠阳专区辖1市、11县。
年恢复惠东县(驻平山镇,原惠东县划归佛山专区后于年撤销)。惠阳专区辖1市、12县。
年惠阳专区改称惠阳地区,地区驻惠州市。辖惠州市及惠阳(驻惠州市)、博罗、龙门(驻龙城镇)、河源(驻源城镇)、连平(驻元善镇)、和平(驻阳明镇)、龙川(驻老隆镇)、紫金(驻紫城镇)、惠东(驻平山镇)、宝安(驻深圳镇)、东莞(驻莞城镇)、增城等12县。
年将增城、龙门2县划归广州市领导。连平县驻地元善镇改为红阳镇;和平县驻地阳明镇改为东风镇。惠阳地区辖1市、10县。
年撤销宝安县,改设深圳市,由省直辖。惠阳地区辖1市、9县。
年设东江专区,专署驻惠阳县。辖惠阳、博罗、增城、龙门、连平(驻元善镇)、河源、和平、龙川、紫金、海丰(驻海城镇)、陆丰(驻东海镇)等11县。
年原属北江专区的新丰县划入东江专区。东江专区辖12县。
年撤销东江专区,将惠阳、紫金、河源、龙川、海丰、陆丰6县划归粤东行政区;连平、和平、新丰3县划归粤北行政区;博罗、龙门、增城3县划归粤中行政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