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陆丰特产
陆丰旅游
陆丰房产
陆丰天气
陆丰新闻
陆丰招聘
您的位置:陆丰市 > 陆丰特产 > 鳌江镇介绍 >

鳌江镇介绍

鳌江简介:区域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鳌江镇在惠来县西南部,在鳌江河下游,镇内鳌江河段8.5公里,北部虎堀水、三清水等小河流发源于北部丘陵,汇入鳌江河,全镇堤围线长9.14公里。东接岐石镇和东埔农场,西接东港镇,北与大南山华侨管理区相接,南与陆丰市以鳌江河为分界。全镇61平方公里,鳌江镇位置。镇区2.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中澳村,离惠城直线离27公里。北面为三清山丘陵,南面临鳌江,以江与陆丰市(县)为界。属沿海丘陵地带,土质多为沙泥土,背山面海。镇北部有三清山,在三清山系,海拔高度.3米,人称“报雨风山”。地势北高南低,全境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南风,冬季多北风,年平均气温21℃,年均降雨量毫米,年平均日照小时。年底,全镇总户口户(非农户,农业户),户籍人(非农人,农业人)。含16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1个居民委员会。全镇有耕地亩,山地亩,滩涂.7亩。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67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其中规模上工业产值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惠来县鳌江镇政府办公楼标准名称☆地名含义☆下级组织区域范围东岱村委会因在塭地上坝(在新岱村南之东侧),故名东埭。而明嘉靖本府志及近代行政区域常载为东岱(“埭”、“岱”同音)   东至岐石、西至鳌江河,北至新李村,南至览表村新林村委会新林村委会为两个自然村(新林村、后陈村)的总称,村委会设在新林村。南宋宝庆年间(公元-年)林姓从福建浦田到此创乡,因地靠近塭地,故名新埭,明正德年间这里海盗经常为害村民,迫使村民四周筑寨、设防,因此称为林厝寨。嘉靖本府志载为新岱,年改名为新林至今后陈村东至新李、西至龙舟、南至鳌江、北至东山青山门场新李村委会新李村,因地靠近塭地后的土坎,故名新埭,淳右年间(年)李姓从普宁鲤湖乌门楼来此创乡,清乾隆年间(-)自围寨,称李厝寨,明万历和清代的志书增均载为新埭,嘉靖本府志载为新岱,年改为新李村   东至东岱村,西至新林村,南至鳌江河北岸,北至石丁村青山门场龙舟村委会龙舟村委会乃二个自然村(龙舟村、新乡村)的总称。村委会设在龙舟村,龙舟明嘉靖年间(-)周、黄、陈诸姓先后从福建迁居于此,因此处河边洼地突出部,形若龙舟,故得名龙舟洲简称龙舟。龙舟村、新乡村冬至新林村相邻,西至楼内村相邻,南至鳌江河,北至虎掘村相邻。楼内村委会楼内村,明洪武年间(-)黄氏先祖左坦公携带其妻弟周公二姓从福建省浦田县乌龟乡来此定居,至清初康熙二年(年)倭寇、海盗猖厥,村四周筑墙楼墙保自卫,称为寨内,年改称楼内。楼内村、新寨村   吴畔村委会村前多为低洼湿地,地势较低,周围乡里来往村庄时要走田间小路。淳右年间(年)吴性、王姓从福建泉州来此创乡,后因王氏迁往其他地方居住,只存吴姓,故称吴畔村   东至龙溪港,南至鳌江河北岸,西至中沃村、黄畔村,北至楼内村、新寨村溪头村委会溪头村委会乃两个自然村溪头、陈畔的总称,村委会设在两村交接,。在万历年间溪头村从福建浦田、陈畔村从今惠来县岐石镇同时迁至鼎沃村定居。至年因村靠近溪前面故取名溪头,溪头同村两姓分两畔陈氏取名陈畔村。溪头村、陈畔村   中澳村委会澳仔,在坡地,南临溪河,因村前有小澳,故取名澳仔。以河为界,河南面是陆丰市区域,于年改为中澳村      澳上村委会澳上村委会为两个自然村(澳上村、大坑头村)的总称,村委会设在澳上村。澳上,元天历二年(年因郑氏复翁抗元保宋,后因避免元兵掳掠,由陆丰甲子港东侧之狮子澳迁至“鳌头村”定居。子孙为缅怀故里,改“鳌”为“澳”,年改称澳上村。大坑头,因在虎仔坑墘的山头,故称大坑头。于南宋末年由外地迁来。民国期间,又从各地迁来有曾、余、黄、吴、肖诸姓大户。澳上村、大坑头村东至葵潭农场,西至澳下村,南至鳌江河,北至三清村澳下村委会澳下村,于明洪武年间由澳头寨(即澳上村)分居而定居此地,因在低洼及以兄弟村分居而定名为澳头下寨。年以后改称为澳下村。   东与澳上村相邻,西与鸟坑相邻,南至鳌江溪,北至山丘。鸟坑村委会村地形似鸟,前临鳌江,地势低洼,一遇大雨,村后三清山及岭后村、南面大洪水流注于此,周围一片汪洋,故村得名鸟坑   东至澳下村交接、南至葵鳌公路临鳌江溪,西与东港镇长围村交接高陵村委会村地形较高,后面有大山丘陵,故取名为高陵,   东至沃上村山石坟,西至鸟坑村,南至沃下村,北至高山区石丁村委会石丁村在明朝天启年间(-)创建,图案的对面有一石山,故取名石丁村,村民先后有黄姓始于周田镇迁入。傅姓始于龙潭迁经龙江镇山尾村再迁经石丁座姓始于隆江镇孔美村迁入。      山栗村委会因村四面环山,多产栗树,故名山栗,又因村西1公里处“虎空(虎洞)山”,其时,狼虎出入频繁,故度被泛称为“虎空山栗”,后改名为山栗。      三清村委会三清村委会属鳌江镇,村委会设在三清村。清嘉庆年间(-)赖姓从河田乡林樟村迁来此创村,古时三清山是渔民航标,因四面环山,背面三清山以山得名称三清。      虎堀村委会虎掘村委会为四个自然村(虎掘村、水磨村、新安村、东山村)的总称,村委会设在虎掘村。清乾隆25年()蔡姓从隆江井美移此置村,因村处山地凹处,村后有山丘形似卧虎,故名虎掘。虎堀村、水磨村、新安村、东山村东至石丁村,西至惠民农场,南至龙舟村、北至侨场。2建制沿革年属隆江区鼎沃乡,年8月属甲子区,年5月属第五区,年属第四区,年12月称楼内乡,年9月,全县取消乡镇建制,鳌江属红江公社,年3月,成立鳌江公社,年11月成立鳌江区。含12个乡。年11月,全县撤区建乡镇,鳌江区改称鳌江镇,建立了鳌江镇人民政府。含14个村和1个居委会,自然村落27个。到年底,全镇16个村:东岱村、新李村、新林村(辖新林、新乡)、龙舟村(辖龙舟、红土)、吴畔村、楼内村(辖楼内、新寨)、溪头村(辖黄畔、陈畔)、中澳村、澳上村(辖澳上、大坑头)、澳下村、鸟坑村、高陵村、石丁村、虎堀村(辖虎堀、水磨、新安、东山)、山栗村、三清村,包括24个自然村和新兴街居委会。3基础设施交通有葵西公路,汇入葵和路;鳌览公路汇入内隆公路。镇区域地方公路总长16.9公里,形成“T”字型框架。深汕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离深汕高速公路东港入口8公里。年道路水泥化建设实现量和质的发展。全镇水泥化路面全长18.75公里。水利区域内有小(一)型水库4座,即西头坑水库、尖石水库、土完水库、虎仔水库,总集雨15.3平方公里,总库容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3座,即长泊坑水库、向北坑水库、咸陂水库,总集雨2.0平方公里,总库容万立方米。鳌江河流经东港镇、鳌江镇、岐石镇览表村于甲子港出海,为惠来县与陆丰市(县)交接线。年筑鳌江河堤,全长9.14公里。沃上渡口是该镇内河港口。通讯年有程控交换机1部,总容量门,已安装电话机门,传输设备、微波电路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覆盖全镇区域。4经济发展年全镇工农业产值.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万元,农业产值.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农业鳌江镇历史是个纯农业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长期以水稻、蕃薯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黄豆。蔬菜有冬瓜,大菜,水果以荔枝、龙眼为主,荔枝常规品种为黑叶、淮枝,优希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龙眼主要品种有“古山二号”、石硖、储良等。畜牧业以家庭饲养为主;水产养殖业以养虾、养蟹、养鱼为主。年全镇粮食种植亩,单产公斤,总产吨;水果生产亩,产量吨,产值万元;水产养殖亩,产量吨,产值.2万元;种植冬瓜亩,产量吨,产值万元。工业历史上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年有镇办工业9家,工人人,年产值.88万元。年底,全镇工业企业56家,其中规模上企业1家,主要有鳌江龙记石板材厂、鳌江酱油厂、鳌江酒厂、鳌江荔枝烤干厂、新林内衣厂、中澳内衣厂、澳下内衣厂,从业人员人,年产值万元。商业全镇先后建设了华澳、龙舟、澳上等3个集贸市场,占地平方米,建筑平方米。年批发零售商店65个,从业人员人,个体商业登记90余户。5社会事业教育年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17所(私办2所),幼儿园3所。中小学校舍建筑共3平方米(中学平方米,小学平方米),在校学生人(中学人,小学人),教职工人(中学84人,小学人),本科学历教师人、专科学历人)。投入资金万元,新建中澳小学新校区、东岱小学万代教学楼并整修新林小学大门及围墙、虎堀小学大门及围墙,新建校舍平方米。卫生年有卫生院1所,在职员工28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病床20张。全镇有卫生站16个,正式乡医24人,散布在全镇各村执业。儿童计划免疫率98%。鳌江镇卫生院现正在筹备迁址新建,选址在鳌江镇吴畔村,各项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社会保障年新增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其中60周岁参保人数为人,累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共人,其中60周岁以上参保人。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保险人数共人,住院人次人次,报销医疗费用.88万元。6名胜古迹千佛寺祀“三宝佛”,在三清八千公山,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平方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创建于明朝宣德年(公元年),于年重建。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北京治白癜风那间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fengshizx.com/lftc/670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