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称“香山”,为了纪念伟人孙中山先生,后改名为“中山县”。身为一枚中山人,你知道“香山”的由来吗?不光这,广东省各城市名字的由来,作为广东人的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就先了解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以及潮州这七个城市的名字由来吧!
1“羊城”广州提到广州,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广州叫‘羊城’?”
是因为他们平时都用“咩”聊天吗?↓↓↓
其实,广州叫“羊城”是有个传说的!
广州又称“羊城”。相传周朝时,南海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五仙人骑着五只羊,各携带一串谷穗降临此处,赠谷穗给居民,祝福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留下五羊化为石头。今越秀公园建有以此传说为题材的“五羊石像”。
广州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汉唐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也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公元年,东吴孙权将原交州分出南海、苍梧等4郡,新设置广州,因州治原在广信(今梧州、封开一带),广州之名取自广信的“广”字。
2“鹏城”深圳“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年(明永乐八年),当地的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因其水泽密布,村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深圳靠近南头关附近有一个古村落,叫做大鹏村,年代久远,据说是深圳最早的有人居住的地方;又传是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年),占地面积达十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南中国海防军事要塞——大鹏所城,是深圳今称“鹏城”的起源;而深圳特区的崛起相当快,就象展翅高飞的大鹏,因而深圳又叫“鹏城”。
3“禅城”佛山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来此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二年(公元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
年(唐贞观二年),季华乡称“佛山”,意为“佛家之山”,简称“禅”。因此,佛山也被叫做“禅城”,但如今的“禅城”则指佛山禅城区。
4“莞城”东莞东晋咸和六年(公元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年)更名为东莞,因境内盛产莞草(制作草席的材料)而得名。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夏朝时,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越之地。前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当时增城治下。东晋咸和六年(公元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朝至德二年(公元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东莞相传因地处广州东面(今东南面)及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清朝,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5“伟人故乡”中山中山,古称香山,在汉代属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代为东莞县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年)设香山县,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隶属广州.民国后直属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孙中山的故乡香山县易名为中山县。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改为中山市(县级).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
6“百岛之市”珠海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原始先民在珠海这块土地上开发、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珠海地区属百越之地,前年隶属南诲郡番禺县,汉初,赵佗占三郡,自立为王,建南越国,珠海地区属南越国。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复置南海郡,珠海地区属南海郡番禺县地。晋至陈朝隶属东官郡,隋朝隶属宝安县,唐代隶属东莞县辖。当时在今山场村设立文顺乡,是香山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宋朝以后,因这里盐业和银矿业兴旺,开始在山场村设置香山镇。至绍兴二十二年(年)设置香山县,隶属广州府。
沿至元、明、清三代。明末在前山筑城池,称“前山寨”,既是军事要塞,又兼管澳门和前山行政、外交事务。年,葡萄牙人占据澳门,澳门逐渐发展为东西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大批移民迁入邻近的珠海地区,辛亥革命以后,香山县隶属广东省。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易名中山县。隶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年中山县政府设在唐家。年10月30日,珠海内陆地区解放。年8月3日万山群岛海岛地区解放。年1月,从中山县划出鸡头角、涌口山、万山群岛、淇澳岛,从东莞县划出万顷沙、五涌、一涌、龙穴岛(今万顷沙、五涌、一涌、龙穴岛今均属于广州市南沙区),从宝安县划出内伶仃、固戊、蛇口、盐田、外伶仃岛、佳蓬列岛等组成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岛管理局珠江分区,后改为珠江专区海岛管理处,隶属珠江专署(珠江管理区建于年,年设广州市珠江管理区。珠江华侨农场先后归中侨委、省华侨管理局、广州市农场管理局等管理,年2月,广州市撤销珠江管理区,设立广州南沙区珠江街道办事处。
珠海地名启用于年珠海建县之时,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
7“中国瓷都”潮州隋文帝开皇十年(年),全国撤郡设州。第二年,义安郡改名潮州。因该州南部濒临大海,潮水在此涨落往复,故以此命名。其名是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
中国解放后二次大的疆域调整,造成了二个“潮州”的概念,一个是广义的潮州概念,一个是狭义的潮州的概念。
广义的潮州,也就是历史上的潮州,此定义已有上千年历史,主要包括现在潮州市、汕头市和揭阳市以及丰顺县等。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广义潮州的概念里面,包含了狭义潮州族群的概念,是指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与丰顺县讲潮州话的民众。另外陆丰市甲子镇、甲东镇、甲西镇,讲惠来口音的潮州话的民众,属于广义潮汕人的概念,不属于狭义潮州人概念)
注意下期我们将介绍惠州、江门、揭阳、河源、茂名、梅州以及清远这七个城市的名字由来,敬请期待!!
(本文来源于善治中山,图文由东区发布编辑部编辑,欢迎转载分享,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