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镇,地处陆丰市东南部,位于北纬22°51′、东经°05′,东隔瀛江与甲东镇相望,西与甲西镇相连,北与惠来县岐石镇交界,南临南海。甲子镇陆地总面积14.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公里。是陆丰市经济重镇和以海洋渔业和轻型工业为重点的现代化对外贸易港口城镇。甲子镇一带流行惠来口音的潮汕话,与陆丰大部分地区有些不一样。
历史事件南宋景炎元年(年)十二月,帝昰及其弟昺为元兵所迫,至甲子门。时甲子渔民郑复翁兴义师,抗元兵,夺元兵船数十只,随王师往崖门,途遇大风,沉船遇难。
明嘉靖三十八(年),峒民黄启荐等陷甲子所城,杀掳不可胜数。
明隆庆二年(年),倭寇侵犯甲子所,千户马寿不备,失机,被上司捕下狱死。
清顺治元年(年)正月,董连胤联合林友声起义,连续攻打甲子城达2个月之久。
清顺治三年(年)二月,农民起义军首领苏成率军入踞甲子所城。
清光绪四年(年),英国基督教牧师兰大蔚到甲子传教,建陆丰第一座基督教堂。
民国16年(年)10月5日,贺龙、彭湃、刘伯承、林伯渠、恽代英、吴玉章、张国焘、李立三、谭平山等南昌起义军领导人相继抵甲子。7日,在当地中共组织掩护下,从甲子乘船离开。
民国38年(年)2月,闽粤赣边纵2支10团接管甲子镇。3月18日,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1日成立甲子区人民政府(属惠来县辖),下辖甲子镇、甲西、溪东、鳌轮、鼎沃5个乡,但除甲子镇外,均未成立乡(镇)一级政府,只设行政村政权。
渔业
渔业为甲子的第二支柱产业。甲子港是全省九大优良渔港之一,也是国家一级渔港,全国二十个中心渔港之一。是广东主要海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基地之一。优质海产品有石斑、海鳗、马鲛、龙虾、大虾、蟹类、鱿鱼等。甲子渔港
文化
甲子镇文化底蕴深厚。甲子英歌舞是甲子镇的民间传统节目,历史悠久。每逢年节和庆典盛会,甲子英歌舞都会受邀参演,深受人们喜爱。英歌舞
美食
甲子鱼丸是潮汕地区甲子镇的有名特产,由于甲子镇地理得天独厚,拥有全国一级渔港—甲子渔港,取材方便,在宋朝年间就开始有制作,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一直传承至今,曾风靡粤港澳。南宋末年宋帝昺与陆秀夫军败退到了陆丰市甲子镇待渡时,被当地的义军捉住,惊恐万状的宋帝昺,一看不是敌人,而是大宋的百姓,便道出了自己的帝王身份,甲子第一望族范良臣举族犒劳宋军,当时的甲子义军首领郑复翁,连忙让他的妻子巧姑做当地得心应手的名肴“鱼丸”,热情款待宋帝昺,饥肠辘辘的宋帝昺一尝觉得鲜美无比,大饱口福,因此龙心大悦,声称“甲子鱼丸”有救驾之功。现待渡山下仍有范良臣与陆秀夫为宋帝进食的纪念文物进食亭。旅游资源
甲子镇风光迷人,旅游资源丰富。
待渡山,南宋端宗二年公元年,宋帝登甲子门待渡山,渔民郑复翁揭竿扶主复元,后人在待渡山建甲秀楼、进食亭、将军庙以作纪念。宋代名人、清代进士、举人等刻石留下墨迹,使待渡山形成自然的风景区。
红楼,建于年,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率军东征时,曾在该处运筹革命斗争。
甲秀书院,甲子镇第一中学校址。清嘉庆十年,省制宪那公(佚名)来甲视察,自已拿出一部分薪俸,着令绅士、殷户捐资建造书院,为当时培养考取秀才、贡生、举人等人才之所。甲子的八景的无言律诗:“六十甲子栏,海角莲花山。潮来人字水,雷庙号天堂。双帆挂海角,五马渡江边。西峰藏古寺,木石大奇观。”
外八景是“腰横玉带,一柱擎天。星楼望海,待渡归帆。潮分人字,六十安潮。莲峰叠嶂,丰湖墩垩。”
内八景是“西峰古寺,木石奇观。石壁岩灯,夜色清潭。双帆挂海,五马渡江。雄鹰振翔,跃鲤狂澜。”
来源:百度百科、《陆丰县志》、《陆丰年鉴》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往期精彩文章,可点击查看乡镇-陆丰河东镇
乡镇-陆丰陂洋镇
乡镇-陆丰东海镇
乡镇-陆丰碣石镇
乡镇-陆丰南塘镇
乡镇-陆丰博美镇
陆丰人自己的老黄历
火热预售中
点击下方小程序购买↓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足足的精气神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