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陆丰特产
陆丰旅游
陆丰房产
陆丰天气
陆丰新闻
陆丰招聘

他们转过几条路来到甲西博社后山

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加.报料你身边的事

三甲行,无处不美

文/海陬人

"三甲"地区中的"三甲"不是科举制度中的"三甲",而是指甲东、甲子、甲西等三个镇,以前它们同属于甲子,到年,才从甲子析出甲西、甲东。有趣的是甲子之东,称"甲东",与甲子隔江相望,也称"溪东",语音与甲子、甲西有别,故被人们称为"溪东人,风俗接近惠来”;甲子之西,叫"甲西",与甲子相连,语音相近,风俗也接近。

一、麒麟山,让人醉(点击查看)二、腰带石,让人奇(点击查看)三、擎天石,让人叹(点击查看)四、待渡山,让人惊(点击查看)五、地灵山,让人恋

地灵山,是每一座城镇、每一个村庄的后主山,一般称为后山。于是,文友们借汕尾文化之旅走进"三甲"地区的陆丰甲西镇博社村。

虽然年12月29日是博社轰动时人的一天,但这天的痛,自那起博社已从负面报道的一面走上正轨的建设新农村形象的一面。尤其博社受痛的那一天起,最怕媒体负面的报道。今在当地党政有关领导的关心下,重建博社的新形象,给周围树立一个全新的形象。

其中就在博社后山建博社公园,政府拨款与外出乡贤集资相结合,现已建好了后山的狮爷公,立石狮塑像。据传,博社蔡氏置居时,后山已有狮爷庙,起着镇煞、厌邪的作用。

这次,笔者应邀参加汕尾文化之旅·三甲行采风活动,自然跟文友们走进博社。因为笔者爱家乡,宣传家乡的历史人文底蕴,多次写稿,发表在各种报刊与网络中,让外界了解博社曾经辉煌的一页。一个乡里在明、清时期,能考中这么举人、贡生和秀才,在三甲地区中来说,屈指可数。

由于时间匆匆而过,当我们坐着近五十位文友的大包车来到博社挨砻石山时,已是黄昏时分。车大、车高,进不了地灵山,车只好靠山停下。

首先,我们在明崇祯十一年戊寅仲冬由明万历四十年壬子科拔贡、琼山县儒学训导蔡若凤撰置的《重修斗门碑记》停留片刻,让大家一起了解博社的历史、地理、人文。碑记内容是:“祖登瀛公自福莆来,始居东岐堡,再世而迁桥头,三世而迁博社,继又卜吉而转桥头永为世居,以博社额其里焉。时在博社祖置田产如:下澳洋、环田、岭下、红鹅塘、鹧鸪滩等处,皆山谷远境。本里旧有石桥,而未有斗门,故名桥头。后族众繁庶、肥瘠不一,迨成化十二年,四房族长乐山、千二、乾四、刚性四公,始首报咸田围大坣而立斗门,历二百有余年;至万历末,渐以圯坏,余父惺公注念修筑,而未及为;今凤仰体父志,目击时艰,乃于崇祯辛未年冬,僭首捐金十两,佐以族众相率,捐凑四十余金,鸠工筑作,而群后生不却勤,渠咸多所奔走焉,用是两月余吉成,庶称完固可垂不朽。倘历年久长,异日复有圯坏者,若子而孙辈亦宜仗义以扶达业,盖不独通族田产之攸关己也,兹故记之,以示来世知所自本,且力以持纪纲也。”

文友们转过几条路,便来到了目的地一一博社后山公园。开始投入我们眼帘的是,前面是耸立的烈士纪念碑。作为走出好多年家乡博社在外面工作的我,站在纪念碑仿前由衷地这九位烈士致敬,他们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不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后山树多,有榕树、相思树、朴子树,尤其是见证博社村历史的古榕树,令人赞叹。回想少年时,我曾与父辈们在榕树乘凉,听老人讲博社的故事;曾和伙伴们,手拉手围榕树一圈,嬉戏、爬树捣鸟蛋、捉螳螂,等等。

曾在烈士纪念碑周围的大按树、凤凰树、朴子树,离开家乡到外面读书,后又在外工作,就不知这些有好长年轮的树毁于什么时候,记得村里人在丫形的凤凰树下,制服发情的公水牛与黄牛,或给牛仔穿鼻,甚至有人在它用绳索吊狗杀狗,等等。如记忆的兄弟榕,位于后山东北角,在我去陆城读师范期间,就被人破伐,连根挖起,建起了楼房。兄弟树的消失,博社也失去了一特色标志,乡里人称为"榕脚",也是外乡人出入博社村口候客的地方。挑八索、卖生草药、载客、做把戏……在这兄弟榕树下,给我们少年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要是兄弟榕与真君宫后拱形的古榕树犹在,为点缀博社村落的美丽,就更有一份情趣了。

后山的榕树仅有纪念碑东北侧、大巷福德庙后、马蹄石前、仙人石旁、龙船石边与狮头石中等六棵,树龄最长的是仙人石旁与狮头石中的两棵古榕树,至少应有七、八百多年历史。

在这么多榕树的周围,文友们为异石奇林而流连忘返。我逐一介绍,这是棺材石,那是马蹄石,文友宇航戏称,要升官(棺)发财(材),大家可要摸一摸棺材石。

听我说有锣鼓石,先祖是博社始祖登瀛蔡公第三子惠我公的燕子,在我所指的方向,用石头敲打,巨石竟还能发出隆隆的声音。文友或登上马蹄,或走上锣鼓石,拍照留念,好让自己永远记住在博社后山留下的足迹。榕树贴着仙人石而长,像撑开的大伞为仙人石挡风雨,遮阳光。仙人石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与旁边榕树也有不解之谜。巨石上有仙人脚印与仙人留下的拐杖痕迹,更有名的是仙人石朝人头山的一面,有一处镌题于明万历年间的摩崖石刻"岩廊"。酷似的龙船石、鹦哥石、狮佛石、狮耳石、龟蛇石等,让人叫绝,不知是大自然哪位雕刻大师降落这里,为博社后山装扮惟妙惟肖的一块又一块的巨石。

当我们站在建于宋的国王古庙后的狮头石,欣赏石上的摩崖石刻"海陬砥柱"时,海魂先生说:"原来金针的笔名出自这里。""海陬砥柱"是明万历十年壬午科举人蔡春迈,于万历壬寅冬所题。绕过国王古庙、回澜古寺与仲房祖祠,有崁头石"天南锁钥"与麒麟石"桥头旧社"等摩崖石刻,均刻于明万历年间。

欣赏了博社后山公园的古榕树与摩崖石刻,文友还舍不得离开,竟在溪墘拍芒花,观日落海甲山的奇观。

三甲行,虽然是短短一天的行程,但三甲地区的风景这边独好。有山,不在于高;有海,不在于涌;有树,不在于多;有石,不在于大。有山有海,早上太阳从海之东升起,黄昏太阳从山之西而落下。本来最后一站是要去博社下海金狮滩,欣赏酷似的金狮石,观海听涛,但天色已渐暗,没成行。但愿汕尾文化之旅再次走进三甲地区,因为金狮石在等着我们,那里也有明崇祯十七年的摩崖石刻。

三甲行,无处不美。

(全篇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fengshizx.com/lftq/10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