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从陆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陆丰”,到《陆丰市开展城市提能大会战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再到启动城市提能大会战动员会,铺展在陆丰市民面前的城市建设蓝图愈来愈清晰。
2月9日晚,陆丰召开城市提能大会战动员会,将城市建设蓝图从气势恢宏的“大写意”逐渐落地为精雕细琢的“工笔画”。这幅画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承载着陆丰建设粤东蓝色经济崛起示范区的美好未来……
陆丰市主城区全景图。构图:坚持规划引领重点着墨“大东海”片区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绘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城市建设这幅“工笔画”里,合理的“构图”有赖于科学的城市规划。此次动员会明确指出,做好规划、尊重规划、依法执行规划,才能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坚持保护优先、安全优先,统筹做好“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加强各类专项规划编制衔接,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图旨在突出画面中心,城市建设也需突出重点“着墨”。根据《方案》,陆丰拟将上英、潭西、河西、河东、城东,星都经开区、东海经开区纳入“大东海”一体化发展版图,坚持依河而扩、向海而兴,加快从东河时代走向螺河时代,从滨河时代走向滨海时代发展,高标准建设运河两岸、螺河东西两岸,完善陆丰南站、陆丰火车站周边的规划衔接,打造一批“城市客厅”“城市展厅”项目,进一步发挥城市的虹吸效应,辐射带动周边镇圩发展。线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勾勒城市脉络交通线、河湖岸线、电缆线、燃气管线……在城市建设这幅“工笔画”里,各类线条交织成城市人流、物流、车流、水流、电流等资源要素流通的脉络。资源要素流动愈顺畅,城市发展愈有活力,群众获得感成色愈足。会议提出,要加快完善交通设施,全面打好综合交通大会战,引导全市交通向畅达、绿色、智能方向转变;要优化城镇路网结构,树立“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打通各类“断头路”,畅通城市“微循环”,提高市域道路通达性;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尽快补齐电力电缆、通讯光缆、燃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顽疾;要全面打响“大中小河流整治”和污染防治攻坚大会战,持续加强螺河、乌坎河生态修复和岸线治理,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色彩:延续城市文脉擦亮城市底色城市文脉是城市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特有历史文化印记,是城市气质的重要体现,为城市建设这幅“工笔画”增添了人文色彩。“陆丰有远近闻名的‘陆丰古八景’、蜚声中外的玄武山、青云山,还有很多红色革命遗址、古村落等,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瑰宝,要倍加珍惜和保护。”陆丰市有关负责人说。《方案》提出,要传承城市记忆,构建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保护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既要让城市留下记忆,更要让人们感受文明。会议强调,要聚焦创文创卫“三步走”目标,统筹抓好“创文创卫”工作,一体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建,确保年成功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推动城市建设一体发展、同步提升。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是陆丰市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底色。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围绕“米见绿、米见园”的要求,合理布局综合性公园,见缝插针推进口袋公园、立体绿化、节点绿化,推动中心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实现居民能够开窗见绿、出门进园。运笔:从细处“落笔”下足绣花功精谨、巧密、细腻是“工笔画”的鲜明特征。如何画好城市管理的“工笔画”?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管理也是建设”的理念,注重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要加强法治化管理。始终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到城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一中心四平台”作用,着力强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建设,推动城市“依法管理”,城管执法“按章办事”。二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将城市管理“触角”向基层末端延伸,下足“绣花”功夫,营造干净整洁、和谐有序的市容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三要加强网格化管理。健全“全科网格”工作体系,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深入村(社区),切实管理好城市的最基本单元,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服务“大民生”,努力实现精准、快速、高效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四要加强数字化管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字城管”“雪亮工程”等项目建设使用,扎实推进“民情地图”建设和应用,为城市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促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全面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构筑起城市未来发展战略新优势。编辑丨大钱
来源丨南方+
陆丰印象视频号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