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博美镇点石村荔枝种植片区航拍图。陈保良摄
杨三夫妇在自家荔枝园中。陈保良摄
中荔集团在陆丰陂洋镇设置荔枝收购点。受访者供图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举行荔枝采后保鲜新技术应用培训会。受访者供图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多年前,苏轼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诗句,表达他对荔枝和岭南风物的喜爱。眼下已到荔枝上市时节,在汕尾陆丰、河东、博美、陂洋等荔枝种植大镇的果园里,颗颗晶莹饱满的荔枝挂满枝头,采收和销售工作正有序开展。
今年初气温普遍偏高,很多荔枝园出现了不开花或晚开花现象,专家判断今年很可能是“荔枝小年”。作为粤东地区的荔枝主产区,陆丰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大家还能不能吃到物美价廉的新鲜荔枝?各乡镇的荔枝种植户和企业又将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陆丰田间地头,探索见证美“荔”陆丰的精彩“枝”态。
●陈保良李冠宇
本期统筹:南小渭
减产不慌张
村民化身农技“轻骑兵”
你今年吃到的第一颗荔枝,可能来自陆丰这个村庄。伴随着汽车“嘟嘟”的喇叭声,一辆卡车来到博美镇点石村,驶入村民林永闲家的荔枝园中。
“我家荔枝园第一批成熟的荔枝品种是妃子笑,这次卖了多斤,一斤收购价在6.5元左右。这次来收购的人是陆河的,差不多卖了元左右。”林永闲说。
今年58岁的林永闲是点石村本地人,他和妻子在村里面种了20多亩,共多棵荔枝树。
“今年虽然荔枝的整体产量有所下降,但村里还有很多农户在种植荔枝,大家都不慌。”点石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汉澄告诉记者,目前整个点石村种植荔枝大约有0多亩,村里有很多像林永闲夫妻俩这样一起种植荔枝的农户,有的村民种植量达60亩左右,整个村子的荔枝产量和产值都比较可观。
“据我了解,点石村的气候、地形、地貌、土质等条件比较适合种荔枝,而荔枝在点石村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陈汉澄说。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陈汉澄少不了在村里的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的种植作业情况。今年年初,特别是二月和三月上旬他去了很多果园,发现今年大多数荔枝园里都不开花,这让他产生了一定的担忧。
“这是我来点石村的第三个年头,荔枝树光抽树梢不开花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到,让我感觉有点反常。”陈汉澄说。以他这几年驻村的经验来看,如果大多数的荔枝树都是这样只抽树梢不开花,养分就会优先供给新抽的树梢,势必会对今年的荔枝挂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今年的荔枝产量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
为此,陈汉澄专门赶回广州,联系了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朋友,在经过具体咨询后,他对荔枝的生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当时看到荔枝不开花的现象心里很着急,问了在农科院的朋友,他说这是荔枝正常的生长规律,作物生长大多数会有大小年的规律。去年荔枝产量高,是丰年,今年叠加气候因素就是小年,但是也不用太过担心,这是正常的现象。”陈汉澄说。
“今年是荔枝产量小年,明年大概率就是一个丰年了,种了30多年荔枝,我们对此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林永闲说。
在当地村民眼中,荔枝大小年已经习以为常了,并没有太多的紧张情绪。只要平时把果树打理好,将生病的树枝修剪掉,定时施肥喷药,把该做的事做好,剩下的就交给自然规律了。林永闲家的荔枝园总量不多,去年总共卖出2万多斤荔枝,他预估接下来天气好转的话,今年的产量可能会和去年持平,甚至更多也说不定。
在问到荔枝销路是否畅通,会不会出现滞销等问题时,陈汉澄表示,每年到了荔枝成熟即将上市的季节,村里都会有很多收荔枝的商人直接来到果园中,将新鲜的荔枝包装好整车拉走,另外也会出现直接承包果园的情况。
“今年荔枝树刚刚开花时,村里有一户果农的荔枝就被人以万元的价格整体全包了,不论最后产量有多少。这其实也是一种市场行为,因为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是个荔枝产量小年,荔枝价格可能会比往年有所上扬,有些商人就会提前行动。这对于村民来说是件好事,收入有了保障。”陈汉澄说。
保果壮果忙
打好防治病虫害“保卫战”
和林永闲一样,杨三也是点石村种植荔枝的果农。不同的是,杨三夫妻两人一共种植了60多亩荔枝,在村中属于种植数量比较多的。
“减产情况今年在我们果园可能会比较严重。去年我们的总产量在10万斤左右,今年多雨,气候异常,对于种植量大的果农影响会更大一些。今年预计减产一半左右,能有5万斤就很不错了。”杨三说。
杨三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种植荔枝,几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的开销也比较大。所以他们夫妇对荔枝的病虫害防治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