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公仔纸,00、10后的年轻人一脸的迷茫,80、90后的则两眼放光,只因这些印有华丽人物形象、火柴盒大小的彩印卡片,凝聚了他们的童年欢乐。
放学后围在一起玩公仔纸,更是无数上了年纪的人珍贵的童年回忆。
公仔的简介公仔,就是画满公仔的硬纸板。在一张八开报纸似的硬纸板上面,被分割。
成两三十幅画面(通常是25幅面画),上面画着各式人物,大多取材于著名古典小说、连环画、漫画、影视作品等等。在20世纪上半叶曾风靡一时,与邮票、钱币并称为世界三大收藏品,但随着社会变迁如今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正面
公仔的背面一般还会印有与其正面图像的相关语句,如果是三国人物,就会印一些这些人物说的名言或与其相关的故事,也有印的文字和正面图像无关的,一般会印一些文字,这些文字有故事、歇后语、名言、古诗、谜语等。
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年代,公仔纸充当了百科全书的角色,成为人民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窗口,对孩子的文化知识的增长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主要是它丰富多彩的画面,很是好看!
背面
譬如《西游记》的唐僧师徒就屡见不鲜,《杨家将》、《哪吒闹海》、《隋唐英雄传》,金庸小说的人物以及影视明星也颇为走俏。总之,画面上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著名人物,或人物特写,或打斗场面,或辅之以场景,画面精美,印制精良,让人赏心悦目。但也有粗制滥造的,画工拙劣,颜色模糊,便每受孩子唾弃。
陆丰“公仔”公仔纸在陆丰被称为“公仔”。在以前,孩子没有什么玩具,公仔纸算是最常见的一种,在陆丰很多小卖部可以买到。
买到的时候,是这样一张一张的,一角钱能买好几张的!
▲水浒传公仔纸
很多孩子买到后,都会小心翼翼地拿起剪刀,自己动手去剪开来,比什么事都专心!
“公仔”的玩法那时候陆丰的孩子们都在收集公仔纸,为了拿到自己喜欢的人物卡片,哪怕是亲兄弟都得抢。
当然,不是明抢!
为了得到其他人的公仔纸,孩子们主要是靠赌,利用公仔纸玩各种游戏,输了就得把自己的公仔纸给对方。
拍公仔
每人出一张或几张,反转背面叠在地上,大家轮流用手来拍,谁将公仔纸的正面拍翻过来,便可赢取。
这种玩法有个窍门,就是将手掌拱起,状若畚箕,用力一拍,其风力较易使公仔纸翻转。
▲放学后围在一起拍公仔纸是许多70后80后90后的共同儿时回忆
猜字数
各自拿一个公仔纸放在掌心里,互相猜猜公仔纸里一共有多少字,谁猜的数目比较靠近,谁就赢。
所以,字数多的公仔纸很受孩子喜欢。
至于其他玩法,小编就不知道了。
小编小时候只是觉得这些纸片很好看的!
你们可还记得吗?
来源:网络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