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这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比中秋和重阳等节日还要早,在西汉时就已形成。东方朔在《占书》里记载:旧俗将六畜、五谷与人从正月初一日开始排位轮值。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各占一物,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顺理成章,正月初七成为人的一个大日子,广州人俗称这一天为“众人生日”。 人日又称“人节”。传说若这日天晴,代表人身安适;若阴雨,则疾病瘟疫生。又称“七煞日”,许多事情都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或曰“七元”。这个古老的节日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古书如《初学记》、《荆楚岁时记》和《西清诗话》等,皆有记载。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人日这天,又是一个女子活动日。 从晋朝开始,妇女有剪彩为花、或用彩绸、金箔剪成人形,戴在头发上,或贴在屏风上面,意思是表明人入新年,形象更新;或者制成人形发饰,妇女戴在鬓边或者用来送人,就像我们今天过节互送卡片一样。花胜一般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于现代的花结,材料主要用彩绸和金箔,作为节日礼物互相馈赠。这种剪成人形的东西有个希奇的名称,叫作人胜。“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而选中“胜”起源于它吉祥的含义。传说中西王母曾戴过这种首饰。“胜”本来是妇女的一种首饰,取意“优美”、“优胜”。胜有许多种,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春胜等,人日主要用人胜和花(华)胜。这种首饰的节俗造型以“人”形为佳,也体现了人日重视人的意念。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日最主要的节俗活动是做人胜。人日戴胜、馈胜之俗既表示对人的重视,同时又有美化装饰的实用功能,它的流传自然是长久不衰了。 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诗人尤喜以“人日”为题,赋诗寄意,如杜甫诗:“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便是。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人日这天,历来是一家人共叙天伦之乐的好机会,因为要全家一起出门郊游登高去,而且是饮宴歌唱尽情欢乐,以达到祈福的目的。东晋的征西参军张望,北齐的吏部尚书阳休之以及杜甫、黄景仁等著名文学家,都有人日登高的纪实篇章流传。 道教认为,天地时先有鸡,再后来是狗、猪、羊、马,之后才有人的存在。因此,认为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则是吉祥,代表那一年能够出入顺利,人口平安。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旧时还有人日“薰天”的习俗。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其法是在庭院里做煎饼,以烟火“熏天”,饼称为薰天饼。 《荆楚岁时记》和《辽史·礼制》都记载了这种习俗。这种习俗的信仰基础何在,少有记载,或云避瘟:“人七日,经糠秕熏门,以避瘟”;或云放烟火:“初七为火神生日,夜间必放花炮,是谓放烟火。” 人日,是个美食共享日。人日必须食一种用七样青菜作成的饼食,往后没作那些饼而直接食七样菜。几经演变,成为汉族吃七样羮习俗。 人日这天,家家户户要把七种菜蔬,洗净碎切,煮成一锅,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作为节日食品。还要吃在天井露天煎出的大饼,俗称薰天饼。这两样东西既祈了福讨了吉利,又满足了口舌之欲,两全其美。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 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 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 正月初七这天要吃七样蔬菜合煮的菜肴,其中不乏寓意勤劳聪明的芹、葱、蒜。潮汕地方把七样菜在锅中煮熟后于中午吃,称“七样羹”。这七样菜一般取萝卜、厚合菜、葱、大蒜、韭菜、芹菜、春菜。因为萝卜取“清白”;韭菜俗称久菜,与春菜一样取“长年回春”;葱取“聪明”;芹菜取勤劳;大蒜、厚合菜取“诸事合算”。在吃前长辈总要说:合家清清白白,新年回春,聪明勤劳,诸事合算,百事无忌。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同时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人”日子,要吃面条,其中又分初七是小孩的日子,是绊小孩腿;十七是中年人的日子,要绊住中年人的腿;二十七是老年人的日子,要绊住老年人的腿。家长班兰舞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刘云涛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fengshizx.com/lfzp/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