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山村,鱼米之乡,今天介绍的是,位于金厢镇西北部的“望尧村”
望尧村,曾名网寮村。位于金厢镇西北部,距金厢政府7公里。
相传元末明初(约年)疍家苏李二姓以船为家,依靠乌坎港从事渔业,运输业,形成水上聚居区,并在尖公灵山脚搭寮晒网,日久形成村落,得“网寮”村名。
约明武宗正德三年(年)定现“后铺”的吴氏任乡因兄任祯大年初一虎患遇难而亡,举家移居于此。东浦村黄姓分居于此垦荒耕作,林,吴等姓也相继迁入,与疍家渔民和睦相处,渐成鱼米之乡。疍家渔民于清·道光年间前往海丰汕尾泊居。解放后,村民生活稳定,温饱解决,为颂扬建国之盛德,祝愿国泰民安,祈望太平盛世,取“尧天舜日”之意,改谐音取名“望尧”。
望尧村原是解放初期八联小乡。望尧村由三个自然村望尧(包括6个村民小组),大寮,凤地组成,这三个自然村明清时期“过山八乡”(八联)之一。该村总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亩,山林面积.5亩。水面养殖面积亩。年总户数户,总人口,其中外出务工人,五保户13人。望尧村户籍姓有黄、林、吴、赵、郑、周、庄‘、彭、洪、文、梁、陈、肖、沈、五、伍、张。大寮户籍姓有陈、黄、林、文、欧、肖。凤地户籍姓有黄’徐。
该村村民经济收入以养殖业为主、农业和务工业为主。内溪浅海养殖业是望尧村的产业特色,村民擅长潜耗,膏蟹,抛鱼、珊鱼、车棕、捉蟹等生产技能。
盛产耗,膏蟹、乌鱼、乌耳鳗等。其中耗和膏蟹是望尧远近闻名的主要特产。
本文取缔于;陈克生作《金厢乡情》
借鉴人;天锐传媒
天锐传媒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