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新闻记者邓新建邓君曾祥龙汪棹桴
人们可能至今仍对年12月29日的“雷霆扫毒”震撼场面记忆犹新,那个“有水不能喝、有田不能种、有池不能养”,涉毒逃犯通缉令贴满村委会一面墙,数百户人家因制毒、吸毒、贩毒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制毒第一村”——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一夜闻名。
年7月,陆丰因为制贩毒问题严重,被国家禁毒委列为重点整治地区挂牌整治。年12月,继续挂牌整治。在广东、汕尾、陆丰三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广东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下,当地党委、政府开展了持续多年的打击与整治双管齐下全民禁毒行动。
如今,曾经堆满制毒原料、工具,污水横流的马路旁,已是果木葱茏;每片果林旁,都立着承包人自觉签订的禁毒责任书牌子;孩童张口就能背诵村里自编的《禁毒三字经》,村民们对百米禁毒宣传长廊的有关知识也是烂熟于心。
端掉制毒“堡垒村”后多年连续整治
“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顺口溜的背后,是博社村制贩毒的“江湖地位”。据陆丰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林奕志介绍,年以前,全国1/3的冰毒来自陆丰地区,而博社村的冰毒产量高居陆丰榜首。
当时,在以“冰毒教父”、村支部书记蔡东家为首的宗族势力带动下,博社村大约有两成的家庭直接参与制造冰毒,制毒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制造冰毒的生产工序越来越简单、周期越来越短、产量越来越大,价格大幅下跌。毒品泛滥,带来的是陆丰社会治安情况的整体下降,当地群众“出门不敢戴首饰,上街不敢背包”,博社村的村民也承受着更为直接的毁灭性打击。
据甲西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蔡依桑回忆,那时的博社村到处都是垃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臭味。“后来在学校每周的禁毒课上,我才知道原来那些都是制毒排放的废水产生的。”
制毒产业化,使得村内污水横流,地表水严重被污染,菜园种不了菜,荔枝园也毁了。原本脆弱的农村电网满足不了制造冰毒的用电需求,经常断电一两个星期。“有水不能喝、有田不能种、有池不能养”,村民直言,冰毒产业成了断子绝孙的产业。
蔡依桑所在的甲西镇中心小学校长回忆:“那时村里稍微有能力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外面的学校,怕在这里学坏了。”
年12月29日,广东警方出动余名警力,动用直升机和边防快艇,将博社村团团包围,一举摧毁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犯罪嫌疑人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炸药制造窝点1个,缴获冰毒公斤、K粉公斤。
汕尾、陆丰两级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开展了持续4年多的严打整治,如今陆丰毒情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年陆丰全市捣毁制毒窝点2个,同比下降95%,去年三月以后没有出现制毒窝点,外地案件也没有指向陆丰的制毒工场。曾经的堡垒村博社,自“12·29”雷霆扫毒后再未出现制毒现象。
严打下毒品常有假货缺货现象
长期的治理与打击,让陆丰本地冰毒产量呈现断崖式下降,但是仍有少数外地贩毒分子潜入陆丰寻求货源。
“曾经有外地贩毒团伙一个多月来陆丰四次买毒品,其中两次空手而归,一次被骗了4万元,一次住酒店,公安巡查发现他吸毒,行政拘留了15天。”陆丰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詹振标介绍,以往毒情最严重时,外地贩毒分子最多经二手就能买到货,甚至支付订金就可下单。但如今毒贩们根本不能轻易买到毒品,很多毒贩甚至遭遇“黑吃黑”。“据掌握,目前外地有四起涉陆丰人员的毒品案,因为卖家以冰糖等充当冰毒,最后毒品案变成了‘诈骗案’。”詹振标说。
针对这种情况,陆丰市公安局以“请进来,打出去”的侦查理念,统一“不争名、不为利、只重效”的工作思路,即“破案功劳全归外地、涉案财物全归外地、重点确保打击成效”,充分调动与外省市公安机关共同侦办全链条打击的积极性,促进了相互密切协作的良好关系,逐渐形成了外省市积极参与陆丰围歼制贩毒行动的良好局面。
年7月24日,警方接到碣石镇某快递公司报警称,一名叫苏某的女子向湖南省长沙市邮寄的一个包裹内,有一包晶体状的物品。警方前往侦查,查获一公斤冰毒。
根据“打出去”和“全链条打击”办案方针,侦查员将该包毒品置换为冰糖,并让快递继续将该包裹送往湖南省长沙市,同时联合汕尾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派出精干警力前往长沙侦查。
年7月26日9时许,在湖南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排查出长沙市某快递点老板就是苏某,原来这包毒品是苏某寄给自己的。当包裹到达长沙快递点时,侦查员立即将苏某抓获。经深挖扩线,又于当晚19时许在碣石抓获苏某的上线林某。
随后侦查员不断深挖扩线,抓获林某的上线冯某,冯某的上线王某,王某的上线李某,李某的上线张某和柯某,柯某的上线刘某等上下7层,并且警方还在进一步深挖扩线中。
警方侦查发现,冯某曾四次通过王某及李某向张某和柯某购买毒品,第一次通过张某购买到了4公斤毒品,第二次因为无货,张某将23万元退还。而在柯某这里,第一次冯某购买到了3公斤毒品,第二次购买时,同样无货,柯某却选择卷款潜逃。
通过持续强化堵源截流和全链条打击,年以来陆丰市破获的毒品案件中千克以上案件20宗,同比下降67.2%。外地侦办涉陆丰制贩毒案件宗,同比年和年分别下降69.3%、50.6%。在陆丰本地,冰毒的价格也从年的每公斤8千元涨至现在的6万多元,陆丰毒品市场持续萎缩,交易市场不断外移。
最高万元举报奖金
在甲子港码头、博社村等地,随处可见大面积张贴、极富冲击力的悬赏通告,尤其是在蔡莹洛的百万元悬赏通缉令前,经常有来往的群众停留观看。
为尽快将涉毒犯罪的逃犯抓获归案,陆丰警方成立追逃专班进驻到毒情较为严重的“三甲”地区,与摸排专职队、当地派出所一道,开展“家门口”追逃;并先后组织开展“雷鸣行动”“净土行动”,加大悬赏举报奖励。
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陆丰禁毒委主任邬郁敏告诉记者,陆丰对重大逃犯如郑森、蔡莹洛,历史性地将悬赏奖金提高至万元,进一步提高群众举报涉毒逃犯的积极性。而举报破获海上走私毒品案,最高奖励万元!“此前,正是依靠群众的举报,才将公安部A级逃犯、逃亡一年多的郑森捉拿归案。”
年5月12日,陆丰警方将在逃嫌疑人郑森的悬赏金额提升到一百万元,瞬间引爆了群众的热情,“之前一年时间,我们也就接到了几十条举报线索,百万悬赏金额一发布,一下子就接到好几百条。”据汕尾刑警支队情报大队大队长黄礼政介绍,“天南海北哪里的都有,深圳、惠来,最远到了新疆。”
年6月30日,一条群众的举报线索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在经过分析研判后,警方认为这条举报线索非常“靠谱”。“举报线索提供了比较具体的位置,描述的人也跟郑森很像。”为此警方将线索上报给汕尾市公安局,汕尾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世华与举报人见面,连夜部署抓捕行动方案。7月1日,在某居民楼,逃亡了一年之久的郑森被抓获。
年以来,陆丰市公安局共接群众举报涉毒线索条,同比年上升.6%,同比年上升.6%,年以来,兑现禁毒奖金万元。年以来,共抓获涉毒逃犯名,现存本地立案的陆丰籍涉毒逃犯53名,创近几年新低。
记者了解到,不仅仅是以博社为代表的制毒“堡垒村”换了新颜,全民禁毒更是带动了全市社会治安的全面好转。据统计,年陆丰立涉枪案件同比年至年分别下降54.55%、43.55%、18.60%,4月份以来没有发生涉枪事件;涉双抢警情同比年至年分别下降67.2%、41.4%、27.7%,出现多天双抢“零发案”的可喜局面。同时,涉赌、聚众斗殴等突出问题也得到根本遏制,群众对禁毒工作满意度高达98%。
记者手记
陆丰,这个曾因毒情严重被国家连续挂牌整治的小城,以年底的那一场“雷霆扫毒”行动而闻名于世。四年后,那里究竟是因扫除了邪恶的财富来源而一蹶不振,还是大家耐不住寂寞而死灰复燃,这是很多人所关心的话题,因为在很多人心中,一旦这个区域与毒品有了如此深入的联系,就不可能重新再崛起。但记者采访后欣喜地发现,陆丰非但没有走向衰落或者复发,反而焕发出新的健康的生机与活力。
当地警方在进出陆丰的必经之路上建立了8个禁毒检查站,全天候运作查缉过往可疑车辆,构建海上、物流等“防火墙”;打击涉毒犯罪“请进来打出去”,形成了外省市积极参与陆丰围歼制贩毒行动的局面;历史性地将悬赏奖金提高至万元,一时间线索天南海北铺天盖地;当地冰毒产量断崖式下降,价格越来越高,更是频频“缺货”,甚至催生了毒品假货。
政府给土地、给政策,配套了职业技术学校,规划产业园,让“人人有学上、有工开”,毒品预防教育从学校覆盖至家庭,从根源上杜绝“一夜暴富”“涉毒致富”的错误思想。
如此,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得到长足进步,制毒贩毒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得到巨大好转。陆丰全民禁毒的氛围正逐渐形成,群众的观念变了,谋生的手段正当了,而经济也在复苏与强劲发展。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依靠广东公安和当地党委政府不懈努力与辛勤耕耘获得的,事实充分证明,我们的党和人民能够战胜那些所谓的恶性循环。
文章来源:法制与新闻
(编辑:周洁萌)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