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古村落之石寨新寨风光
陆丰古村落之石寨新寨风光
参观完石寨后,听说在石寨附近还有一座乡人称为新寨的寨围,我们和社长再次前往参观。两寨相隔不远,不一会儿便已到达。出现在眼前是一座由高墙环状的寨围,寨围前是宽阔的阳埕。阳埕的寨围正中间是尺寸极大的四阶双重寨门,寨门上有石匾额刻有“和安里”三个大字。
穿过寨门,眼前视线即刻开阔了起来,一座气势非凡的典型潮式大三间祠堂跃然入眼,由青砖所铺的中道从寨门内门连接到祠堂。祠堂前有四阶石台阶,拾级而上,祠堂门楼悬有油纸柿灯,并写有和安堂堂号,安字为黑字和堂二字为红字,在过去只有官贵的灯笼才能这样写法。门肚的彩画斑驳古拙,正门两旁有石鉴、兽趾四个。据说古人在大门的墙上设置石鉴(镜),是时刻提醒后人要见鉴自检,知耻明礼之义;石鉴下面的兽趾,则喻意负重明志;又“趾”通“止”,兽趾也有警示后人要“知止不辱”。
祠堂是三进两天井的格局,门神的彩绘风格是介于潮式与广府之间。梁架结构大气,梁架上的草花依然保持着明朝草花流畅简练刀法。祠堂的雀替形象多样,前厅是鸡冠花,中厅是尚未见过的神兽(可能是龙生九子之一?),后厅是斐鱼和凤凰,刀法凝练神气十足。后厅正中间悬挂有奉先思孝老匾额,神龛为原件,龛内安有神椟,规制和潮汕的神龛一致传承自朱子家礼。
石柱为花岗岩,柱础为青石,柱础形状多种造型,雕刻细腻,柱与柱础连接处当时有浇注铁汁固定,后厅廊庑左右墙面写有“华国文章,经史传家”“九天雨露,万里风云”。通过参观了解到黄氏宗祠原来陈列有钟鼓,但如今只剩鼓,钟在大跃进被搬去大炼钢了。祠堂原有匾额几十块,也全在时代变迁毁坏,仅存一二。祠堂后厅的神龛左侧挂有石寨新寨创建者黄继显画像,黄继显是黄忠贞公之侄。
孤忠而卒的黄易赢得身后哀荣,荫封三代。黄易当时在福建任职时,曾多次关照一名叫潘锦的贫寒书生,请至府上,亲予辅导,潘锦不负恩师厚望,发愤攻读,科场上捷报频传,后来,官至吏部尚书。
有一次,潘锦奉旨到惠州府办案,感念昔日恩师情宜,特地召见了黄易的后人,其中就有黄继显。黄继显并借此机会向潘锦提出从事盐业运输销售的要求,潘锦欣然应诺,赠与从京城带来的黄罗绸缎一匹。海陆丰虽地偏僻处海隅,然却独具“渔盐饶丰”之利,陆路交通不便,水道却能货畅天下。盐品为朝廷所掌控的战略物资之一,自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日后的事实证明了黄继显超凡的商业眼光。从此开始,黄继显家族积累大量的财富,并开始了创建了石寨新寨。
新寨始建于康熙三十年,以建造者黄继显父亲的名字“和安”命名为“和安里”,整整花费了十八年的时间才建好。新寨黄氏族源出石寨,故又称新寨。高达丈余的城墙,内侧地基地上高约16米13层的城墙横截面呈梯形,越往下越宽,从下至上,构成了不同层次的环寨墙道。墙的最下边用坚硬石头铺筑,厚实坚固。墙基与民居空出宽1米的环墙寨巡逻路道。
原来的寨墙要比当前高很多,在公元年,潮汕发生史无前例的特大地震,石寨新寨的寨墙也在这次地震受到波及严重变形,而拆除一半的高度。由于时间有限,也只是快速式看了个大概,留待下次机会再来细细参看。
鸣谢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社祠堂工作室
设备:新飞龙航空科技(无人机)
合作商家:普宁香江花园、潮飨美食
撰稿:岭东阿新
编辑:星星之焰
策划:粤东城市网
出品:岭东文化
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岭东文化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