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陆丰特产
陆丰旅游
陆丰房产
陆丰天气
陆丰新闻
陆丰招聘

民俗不俗谈谈蔡焕松的潮汕游神赛会

年2月,潮阳后溪,游神队伍正在进行英歌舞表演。

民俗不俗

汪素

一、不俗的民俗

首先,题材本身就“得天独厚”。

源于夏、商,繁兴于唐宋的中原古俗,在北方故地寂然失传,却在远隔千里的粤东潮汕地区保留下了她递相承继的完整而鲜活的痕迹。这一奇迹本身就是民俗摄影的天赐对象。可贵的是,与其他地方民俗的浅表化、表演性、商业性相比,现代潮汕民俗活动历经流变,不改初衷,保持了纯洁性及其人际、代际传承的自然性。

“潮汕人”是一个专有名词,甚至几乎成了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他们擅海外经商、尚宗亲神明,早在上世纪初便被誉为“东方犹太人”,在海内外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样一个特殊族群及其独特面貌,无遗为摄影家提供了宝贵的题材和可能。

“作为一个摄影家,你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生你养你的土地留下一部有意义的影像。”生于斯长于斯的蔡焕松,经过种种人生历练之后,赤子归来,体味到家乡民俗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文化文明价值,坚持返乡拍摄达13年。这是一个摄影家本能的文化自觉,它来源于潮汕人身上以及潮汕民俗活动中体现的最明显的“感恩情怀”。期间,更有蔡焕松与玛格南唯一的日本摄影家久保田博二就潮汕民俗进行的同题摄影PK,在互相学习交流、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增加了蔡焕松的摄影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所以,在民间身体力行的蔡焕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来就不是虚词、大词,而是自然而然的自我生成过程,无须刻意培养。

年2月,汕头濠江凤岗村,村民抢插祭神第一柱香。

二、不俗的影像

1、文化性与个人化原生特质

内容选取上,通过影像做理性的分析研究,找出民俗背后的文化因子:

一、研究民俗活动和百姓生活的关系,研究民俗活动和百姓生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将迷信和文化之间的混搭剥离开,通过影像去寻找民俗活动的文化内核。

三、回避活动高潮之俗,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寻找其中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和象征意义的生活瞬间。

影像呈现上,尽量避免沙龙感,尽量以最接近肉眼所视的效果来记录。忠实记录的同时,坚持个人化原生特质,不刻意回避几十年形成的个人化影像语言表达习惯,从而避免和解决了民俗摄影记录雷同化的问题。通过影像语言提炼出大场面的整体气场氛围及其代表的象征意义,比如,抢财神的巨大场面,隐喻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通过细节的特写,聚焦细节承载的符号意义和文化内涵。比如,赛大猪场景中关于猪及其装饰的细节特写,要表现出赛的是成年礼中男丁的生存技能和审美水平。有时,为了呈现画面元素的符号意味和精神特质,宁可舍弃一般的“正确的”摄影构图规则,宁可牺牲光影色调的饱和。看似舍弃,看似牺牲,将强烈的艺术形式感“祛魅”,恰恰避免了民俗摄影的“俗气”之弊。

年2月,潮州等待游神的乡绅与神仙。

2、多元化与当代性

多年浸淫摄影圈,对创作、理论、摄影史、摄影组织活动,蔡焕松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建树。全局把握和开放心态,使得他的摄影创作不唯一尊,呈现出多元面貌。

因题材决定,以传统古典为主;但也偶露峥嵘,古典和当代并存,传统和新锐不悖,而且毫无违和感。并不刻意为之的“当代”,不是那种狭义上的“当代”,思想和阅历决定了他的当代不可能是那种小儿玩闹式的追新逐异,而是内容上丰厚、形式上多元,在强烈的形式感包裹下,又透露出无限的解读空间。这样的“当代”目前尚不可定义——也许这样的“当代”代表着或潜隐着“当代摄影”的未来方向也未可知……

世界最著名摄影大师之一、服务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长达32年的金牌摄影师麦克·山下先生,指着他的一幅作品说:“你说它多传统,它就有多传统;你说它多当代,它就有多当代。”

年1月,揭阳乔林村。年轻人赤腹舞火龙。

3、民间性和真实性

以本土的、摄影的角度,而非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专业课题式的纯学术角度,避免了学术精英式的俯视态度、心理和物理上的距离感、选样的偶然性因素、样本记录的表面化、片段化、碎片化。观念上的民间立场、平民亲民的平视视角,提供了观看的平民化视角、民间性立场。蔡焕松充分利用影像元素和视觉语言,选取民俗事象中更本质的存在,甄选最值得记录的影像样本,准确定格一帧帧最具典型意义的时空切片,作品整体呈现出平实的记录属性、亲和的感情色彩、平和的影像氛围,既不猎奇魔幻化,也不简单平面化,提供了有个性、有态度的客观真实,从而为民俗存真、为观者存美、为世间存善。

4、人文性

设问,是民俗研究的开端,也是民俗摄影拍摄计划的源起。蔡焕松是带着虔诚的敬畏之心、更是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入这个民俗摄影领域的。他不仅是记录民俗影像,不仅研究民俗本身,还在更宏观的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去进行寻根之问、人文之问:潮汕人的特点、性格、精神是什么?潮汕的独特民俗是如何形成的?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一个逻辑链条?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社会规范在起着决定性作用?

民俗活动是历史和现实综合表现出来的象征系统。从传承至今的民俗活动入手,也许能寻找到这些人文课题的线索和答案。

这个动因决定了蔡焕松的民俗摄影不是作为纯研究之用的民俗文献的影像版记录,不是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术意义上的生硬的代表性样本和证据图片,而是一个出走外面打拼多年的摄影家作为思考之用的返乡回视,是站在人文立场上,怀揣感情的思考,怀揣自豪的追问,怀揣感恩的礼赞。

一个摄影家,从更宽泛的人文出发,而非单纯从民俗出发,这种独特的对故土的探究式深情回望,所产生的,必然是极具个人化色彩的原生影像。这样的影像生产方式,才是民俗摄影作为人文研究手段的正确开展方式。

在后期的图片编辑和成果展示部分,蔡焕松用简洁文字,精准地分析、巧妙地回答了最初设定的诸多问题,最终实现了设问与结论的圆满合围,完成了一部具有人文价值的民俗影像文献。

年2月,潮州社光村,一乡绅抬着镖旗行进在队伍前面。在潮汕,镖旗一般由女孩子抬着。

三、不俗的摄影

观看世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世界——他者,本土——自我,蔡焕松游走世界几十年后,带着萦绕心头的诸多问题,借着潮汕民俗摄影,隔着很大的时空,用主观情感亲近和客观理性审视的内外两只眼睛,来回视故土的既往和当下,寻根追问:无论民俗、无论自我,曾经的和现在的,到底哪个才是本真?是最初的那个?还是风雨历练之后呈现的当下这个?是哪一个本真,造就了现在的潮汕人和让全球瞩目的潮汕人现象?同时,回视这一方热土,也是在检视即成的自己到底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在哪里,寻绎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差异性表现何在,思考自己继续前行的内在力量又在哪里。——这些是更深一重意义上的文化自觉了。这种向民族文化(具体说是潮汕族群文化)的回视寻根,摄影家自己也许是有意识的,也许是无意识的、下意识的。格局胸怀的足够阔大,让他在大踏步迈进的同时,又能冷静、安静地回向传统、回归母体。这样一个摄影家个人化的向内回视,无意间,是与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国家框架下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又一波并不张扬的寻根思潮相吻合的。

可以有保留地说,对摄影而言,民俗或许只是一种仪式化的假借形式,为摄影提供的一个场域、一个对象而已。甚至,更极端地说,作为貌似全记录的“片面”艺术,作为貌似记录真实现场的“影像”艺术,摄影的题材和对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摄影活动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实现了什么。如此,民俗摄影作为人文摄影的分支,才是合格的。

蔡焕松的潮汕民俗摄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视者的个人化原生影像,一个不自觉的民族寻根的人文样本,更提供了一个摄影何为、艺术何为的终极追问。如此,足矣!

年2月,潮州磷溪镇溪口村。每年正月十六是溪口村固定的劳热日子,通过筛选的年轻人一律长衣礼帽,腰缚红绸,帽插如意,赤脚穿袜;抬着神轿走过全村。

潮汕是粤东以潮汕方言为主体的一个地域,现含广东汕头和俗称潮汕九县的潮州、揭阳、澄海、饶平、揭西、惠来、普宁、潮阳、海丰、陆丰等。历史上因行政区域划分的不断分化和重组,形成了目前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个地级市涵盖的地域。

由于历史上潮汕地区人多地少,在我国千分之一的版图上生活着占百分之一的潮人,为了生存要么漂洋过海异国发展,要么在本土努力拼搏,久而久之形成了潮人“求精”、“求细”的文化特征。

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像潮汕这样人多地少的文化地域中,众多的能工巧匠根本没有多少展示才能的空间,只有集市和庙宇才是他们共同拥有的空间,故此在潮汕立庙建祠被人们视为美德,赞为善举。大祠小堂各乡各里,建祠祭祖被视为大孝之举。祭拜祖先,敬奉神明,便与潮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年2月,汕头澄海,舞狮队正在表演。

潮人崇拜神明,祭拜祖先最隆重的形式是游神赛会(潮人称营老爷),这是几千年来潮人数代人传承发展而成的一种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每次游神赛会均集中了举办村落民众的所有技艺和能力。经费全部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组织指挥者均为一年一届的理事会,真正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收支均贴榜公布。百姓从每年的游神赛会中发现人才,举贤任能,力争在本村落活动中博得周边人士的好评,以提高自己家族和村落在区域的威信和地位。理事们当然深知肩上重任,极尽全力,调动和协调各种资源,这资源往往涵盖工艺、厨艺、游戏、戏曲、音乐、舞蹈等,包括装饰、剪纸、美术、表演各方面,这全民参与的活动涉及到布置,组织、协调、礼仪、联络等社交能力。

潮汕游神赛会,多数在农历正月元宵节前后举办。因传统上此时早稻播种完毕,田亩尚未开耕,是插秧前后的一段农闲时间,故选择此时祭祖游神,祈求新一年的福祉平安。至于规模大小视人们对祭拜的崇敬程度和经济实力而定。有些地方是每年周边几个乡村轮流举办。

年2月23日,饶平县黄冈镇龙眼城村,少儿们在游神。

游神和赛会是一个整体,潮汕新春的各种赛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汕头月浦23岁男丁祭祖成年礼举行的赛大猪;有一乡多戏台的赛戏;有夜晚各地举行的赛灯;还有潮州古巷神前赛大鹅等等。各种各样的赛会,赛的是阵容、祭品、祭具,也是赛艺术、赛技术、赛智力、赛勤劳致富,是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竞赛。

潮汕的游神赛会是一种敬神又娱乐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和发展了潮汕地方民俗文化中的审美情趣,既满足百姓休息娱乐的文化需要,又以祈神偿愿的形式慰藉乡民媚神敬圣的心愿;对期望从神处得到实惠的乡间普通民众,是一种难得的心理补偿和精神寄托。从民俗文化的角度上看,这也是一种敬贤尊圣的源远流长的美好传统。也正因为这种游神赛会的活动,几千年来的传承发展,你会惊奇地发现众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就在其中,有不少项目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2月,潮州一个乡村的祠堂。

年2月,揭阳渔湖,游神队伍经过祠堂门口。

年2月,潮州铁铺镇坑巷乡。青年们抬着神祗冲上一个斜坡。

年2月,揭阳惠来,抬轿子的青年们正把神明从一个“神前”抬出。

年2月,揭阳普宁。另一种广场舞——鳌鱼舞正在进行中。

年2月,潮州彩塘华美乡,棚子里摆满宰好的大猪。

年1月,潮州江东镇柚园村。

年2月,潮州枫洋村的一个神庙前。

年1月,普宁市交丙坛村,传统与时尚结合让参加游神的孩子们骑上了平衡车,后面是改装成坦克模样的电瓶车。

年2月,潮州江东。从香阵前经过的村民。

年1月,普宁市交丙坛村。祠堂前几位参加游神的男孩。

年2月,饶平东山镇。装扮成古装人物的青年。

年2月,汕头濠江区。乡绅们在神庙前。

年2月,潮州龙湖鹳巢乡。几位乡里老大前往神庙。

年2月,潮州龙湖鹳巢乡。参加布马舞表演和民乐合奏的女孩。

年1月,汕头澄海前沟村,等待神轿到来的妇女们。

年2月,潮州龙湖鹳巢乡。一回乡的孩子在奶奶和妈妈指导下拜祭祖先。

年2月,揭阳普宁,一个男孩在鞭炮灰里找到没有被燃烧的鞭炮并点燃起来。

年2月,揭阳惠来。打扮成古装人物的游神队伍行进在村道上。

年2月,揭阳普宁溪东村。拜祭的场景。

年2月,潮州磷溪。村民列队在村道。

年2月,揭阳官硕。村民用竹编成的绳子取火照明,迎接神轿经过。

年2月,揭阳普宁溪东村。跳过火墩的孩子。

年,汕头澄海。双龙舞,是澄海独创的动物舞蹈,长56米,龙头重60多斤。

年2月,澄海盐灶。游神活动正在激烈进行。

蔡焕松简介:

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获得者,知名摄影家、评论家、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史研究委员会委员。出版《到访·还乡》《广东摄影五十年庆典系列丛书》《长安摄影志》《看真的印度》《潮汕年俗》等著作。

编辑|王华

?人民摄影报新媒体中心

有何感想可在下方留言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fengshizx.com/lffc/141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