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洋镇双坑村地处陆丰市和揭阳市惠来县交界处,是陆丰的东大门,也是汕尾市的东大门。从惠来方向的公路进入双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约十米的“镇标”:“绿色陂洋、美丽双坑。”公路两边排列着崭新的“中国结”路灯,镇标就和第一杆LED路灯联结为一体,成为双坑村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乡贤支持大搞公益事业
近日记者走进双坑村,第一感觉就是比较干净。该村干部告诉记者,近些年来,双坑村在外出乡贤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了村容村貌。
双坑村人口约一万多人,出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多,他们一贯关心支持家乡的建设。去年6月,旨在支持家乡公益事业的双坑基金会成立,当时到帐资金达万元,鉴此就启动了该村民生工程,包括垃圾填埋场、路灯、自来水、农田水利等项目,如今这些项目都已经完成。
为了彻底解决生活垃圾问题,该村一方面根据地形、距离设立了十多个垃圾收集点,每天雇专人收集;另一方面,在距离村庄很远的深山里建造了一个可以让该村用上几十年的垃圾填埋场,并修筑了一条道路从村里直通垃圾填埋场,方便垃圾车出入。这对改善村庄的环境卫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该村的路道全部实现了硬底化,当记者进入该村时,虽然下着雨,但没有路道的泥泞,村民往来神情闲适,没有感到任何不便。该村还安装上了路灯,据该村村民介绍,一到晚上,该村道路灯火辉煌,好像生活在城里一样。近几年,由于该村的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为了让村民吃上放心水,村干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紧锣密鼓实施引水工程,如今,家家户户都已接上了自来水。
据该村干部介绍,为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该村还投入上百万元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机耕道,方便村民耕作,提高了农业效益。
秉承先祖遗风注重教育
双坑人历来重视教育。早在年前,双坑人的余姓先祖就有不建祠堂建学堂的创举,并在学堂的门柱上刻有“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教育第一,文化第一”的对联流传至今。当时的双坑人无论在哪所中学读书,都能享受免费的待遇。从这可以看出双坑人对教育的重视。
让记者意外的是,陂洋镇的中心幼儿园没有设在镇中心,而是设在双坑村内。该幼儿园由原双坑中学改建而成,共投入资金近万元,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活动场地平方米。按照标准化幼儿园的配置,园内设有图书阅览室、科学启蒙室、音乐舞蹈室、美术书画室等功能室。室外活动场配有大型滑滑梯、摇摇马、摇摇乐、篮球架、跷跷板、羊角球、玩沙池、玩水池等游乐设施。
当记者跟着村干部进入双坑中学时,更由衷地赞一声:“了不起。”双坑中学占地多亩、投资多万,宽敞气派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齐备,米的跑道与绿化带相互辉映,硬件建设在我市农村中学首屈一指。据该村干部介绍,当年双坑中学老校址因校园狭窄学生拥挤面临撤并,省老促会拨给了30万元的改造资金。村干部以此为契机,前往深圳、广州等地,和外出乡贤商谈择址新建学校事宜。乡贤们闻悉后,你五十万、我一百万,纷纷慷慨解囊,新校园的建成并投入使用,让教育主管部门啧啧称赞。
如今的双坑村的年轻人中形成了一种风气:努力读书,不给祖宗丢脸。每年中高考,该村的学子都取得优良成绩。
记者在采记中感受到,作为陆丰市的“东大门”,双坑村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村干部、外出乡贤、村民一条心,决心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来源:汕尾日报记者沈洛羊通讯员杨新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