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穿越历史风云,分分合合,依然耸立且积淀了独特的人文。看看这些老照片,一草一木、一屋一椽,犹如走过斑驳岁月,品一壶陈年老酒,意味深远。
年,那时陆丰还是一个县,但行政区划范围与现在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年,那时的东海镇街道是这样子的,杂乱而有序。
年10月1日,陆丰县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大会,满满的年代气息味。
年,那时的陆丰县委还是这样子的。
年,广东陆丰铜罗湖农场,农民在地里赤膊耕种,这就是传说中的“锄禾日当午",而"粒粒皆辛苦"如今俨然已“黯然失色”。
年,陆丰碣石,扛着农具走在田间小路上的农民,充满着朴实、祥和。
年,陆丰县城的河边,每天早上都有许多妇女在这里洗衣服。虽然城里早已有了自来水,但是市民还是喜欢在河里洗衣服,为的是节省水费。那时,河水还很清澈!
年,陆丰碣石的海滩和帆船,如今已是另一番繁荣景象。
年,改建后的陆城人民路,那时,交通还不是那般拥车堵路。
昔日的烈士陵园,如今也是市民散步的好场所。
昔日的龙山桥,满满的家乡味(黄智升供)
北堤路的旧貌,变化貌似有些大(黄智升供)
东海大道旧貌(谢坂升供)
昔日的东河一角,而如今环境堪忧(黄智升供)
昔日陆城旧貌,而如今多了些高楼大厦,却又感觉少了些什么(黄智升供)
陆城人民路旧貌(黄智升供)
陆丰市技工学校旧貌黄智升供
河东后坎小学旧貌郑少振供
碣石玄武山旧貌黄智升供
附:陆丰那些年流通的货币!
年11月,广东宣布共和独立。成立广东军政府,由军政府发行“中华民国粤省军政府通用银票”,分为5元、2元、1元、5角四种。票面印有陈炯明像。
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同交通银行,同交通银行一起作为它的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纸币。
民国3年(年),因纸币滥发,陈炯明叛变失败出走,龙济光率济军入粤,人心惶惶,纸币挤兑,跌至三成。
中国银行广东分行成立,发行的特别劵按45.5比收回广东军政府发行的通用银票。中国银行并发行1元及5元两种兑换券。由于资金空虚,纸币无法兑现。(节选)
民国38年3月,金圆券元及0元大钞发出后,物价狂涨,人们纷纷持金圆券兑换港币或银元,陆丰县兑换摊档应运而生,随处可见。
5月2日又推出10万元面额金圆券,10日再推出50万元面额乃至万元面额金圆券。此时,金圆券已无法在市面流通,兑换摊档也停止金圆券的买卖。同年7月,国民政府发布币制改革令,发行银元及银元兑换券。规定金圆券5亿元兑换银元券l元。
银比金贵,当即为人民揭穿其欺骗本质,拒绝使用。至此,国民政府的货币与币制全面崩溃。
陆丰县以港币或实物为流通手段,甚至广东省银行陆丰办事处也奉令用银元折港币发卫兵饷。在恶性通货膨胀越演越烈,纸币急速贬值的时候,民间改以港币或谷米为本位。(节选)
年3月,在通货膨胀、金圆券全面崩溃之际,为适应革命根据地边区人民的需要,禁止外币流通。
陆丰县市面流通使用的流通券主要有韩江解放区裕民银行发行的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六种“裕民券”、有陆丰县河田镇以镇政府名义发行的1角、2角、5角三种“河田流通券”、有新陆银行发行的1角、2角、5角、1元、2元、5元六种“新陆券”和边区的海丰民主县政府、粤赣湘边人民流通券、河源县信用流通券等,随后又使用南方银行发行的l角、2角、5角、1元、5元、10元六种“南方券”。(节选)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陆丰报,由陆丰在线网整编;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